别人的孩子13岁能写诗文了,你的孩子还数不清10个手指头,你着急不?

别人的孩子9岁能算鸡兔同笼了,你的孩子只知道找梨吃,你扎心不?

陶渊明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教育子女的焦虑古今都是一样的,普通人感觉自己这一辈子不行的,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辈上,说不定还能打个翻身仗。

不过名人就有些不一样:孩子的学习还关乎面子问题。

陶渊明能怎么办?

喝酒喝酒喝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子

晋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5个儿子,16岁的大儿异常懒惰,15岁的二儿不爱读书写文章,13岁的俩儿子竟然还不识数,小儿子9岁,啥也不知道,只一个劲儿地好吃.。

你说这五个儿子没有一个学习的料,而大诗人却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他把这一切归为“天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题目是《责子》,把5个儿子的缺点一一列出,不管真假,是丝毫不给一点面子。

中国人讲究“当面教子,背面教妻”,父母教育自己子女的时候,可以正大光明,不讲情面,但是这样自曝家丑的却是少的。

说“犬子”的都是人家的谦虚,别人是当不得真的,自己的孩子自己还是爱的。

陶渊明给长子陶俨起个名字,都要写个文章说一下:“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希望儿子继承祖辈家风,努力成才。

陶渊明五十多岁恐时日无多时候,写下带有遗书口吻的《与子俨等疏》,操心儿子的生活。

但是面对儿子们的不成材,大诗人真是没有办法。

大诗人只能说喝酒喝酒喝酒,一醉解千愁。

不过听话听音看人看心,多读几遍,除了一些无奈,这首诗里却没有尴尬,反而有一些洒脱。

不信,你读读。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