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实习生 徐凯舟 广州、兰州报道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越来越红火,这一次多个AI模型都已经入局。

“填写自己的分数、科目、区域,一键出志愿。也可以像和小爱同学、小度那样的语音聊天,7×24小时陪聊高考志愿相关问题。”一家进入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AI企业工作人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相关AI企业的网站上查看收费标准,最贵的一档为“高考志愿填报VIP钻石卡”,收费1999元。

与AI志愿填报相比,有真人服务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要昂贵得多。比如某位“网红名师”,针对2024届考生志愿填报服务,推出了11999元的“梦想卡”和17999元的“圆梦卡”。

一位志愿填报机构工作人员罗老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提供个人志愿规划,兼提供AI服务。“AI志愿填报,我认为一定是未来的市场趋势。但AI填报系统,它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工具,就像一本智能的电子词典,给家长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起到一个辅助填报和参考的作用。事实上,高考志愿填报的核心是规划,而不仅仅是填报。”

罗老师表示,目前每年高考考生仍然在不断增加,庞大的需求衍生出志愿填报服务的市场,越来越多企业已经关注到这一赛道,行业呈现出野蛮成长的态势。

高考志愿填报“大混战”

近期,不少AI公司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进军志愿填报市场。而在此之前,机构真人志愿填报和规划市场已经非常红火。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近年来,高校专业会出现新一轮洗牌,就业前景好和就业稳定的院校和专业报考人数将出现大幅上涨。数据显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主流,高技术行业出现大量职位空缺,相关专业将成报考热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艾媒咨询认为,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9.5亿元,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随着高考志愿报考行业付费需求增多,其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2024届高考考生,发现其中很多人都计划使用AI或者机构服务的志愿填报。

“我是甘肃考生,今年高考发挥还可以,预估分近500分。”张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我准备使用机构的志愿填报服务,因为甘肃今年新高考,自己弄不明白,找机构咨询一下更放心。费用最好在1000元这样。”

张莹对于有真人服务的志愿填报服务价格预估偏低,据了解,志愿填报服务机构收费从3000元到上万元不等,一些知名机构志愿填报服务会超过1.5万元。

一位陕西高考生黄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她的目标是考上211大学,因此计划AI和机构填报服务一起使用。

“AI市面上有很多,我会先选择几个免费的综合来看,确定一个大概的区间。具体的院校专业还是要参考机构的建议,因为机构会根据我自己的分数、性格、地域偏好综合推荐,并且还会对未来职业规划做出一定指导,我认为在当下是很有必要的。费用的话,几千元就好,市场上这也是普遍价格了。我觉得机构比AI更值得信赖。”黄慧说。

不少家长也愿意为高考志愿填报付费。

“我家是复读生,去年买志愿卡自己报的,专业不理想。所以今年我们十分谨慎,就怕又出现类似情况,直接购买了志愿填报服务,花了超过一万元,已出了模拟志愿。”一位高考学生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个提供高考填报志愿服务的机构,发现个人填报志愿、机构填报志愿和AI填报志愿服务在市场上均有不少提供者。

河北一位高考志愿规划师王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他们也会提供AI填报志愿服务,但是会和人工服务相结合。“我们会根据考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包括性格测试、心理咨询、院校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大学规划等。”

目前来看,高考志愿填报的机构服务流程已经非常细化。

罗老师表示,他们会提供多个方向的服务,除了前期沟通和规划之外,还会持续跟踪录取结果和给予就业、升学规划等其他指导。

“我们把志愿填报服务分成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高考前,通过第一轮一对一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基本信息、家长对志愿填报的认知、家长对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高考后、出分前是第二个阶段,会再次和孩子沟通,了解具体情况。第三个阶段是高考出分后,这是正式填报阶段,通过多次沟通后确定志愿填报的最终方案。最后是第四个阶段,跟踪学生的录取结果,给孩子做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研究生升学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罗老师说。

相比机构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服务,AI提供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更为简单,也更为廉价,比如上述接受采访的AI企业,提供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收费从299元到1999元不等。

填报服务能带来什么?

尽管AI收费更为低廉,但很多高考生仅把AI志愿填报服务当成一种辅助手段。

“我之前高考,AI填报和个人填报服务都使用了,因为我有很多困惑,遇到的问题包括不太清楚每个专业间有什么区别,选择好地区还是名校(因为分数原因,只能二选一)等。”已经考上兰州大学的刘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她感觉AI和真人服务不太一样,AI是通过之前高考的数据放入算法大模型得出的结论,而现实世界总有意外发生。

刘钧认为,AI志愿填报可以大范围的筛选一下以,缩小自己的选择。而机构的作用在于可能会有一些机会可以赌一把,比如机构老师可能会算到某些学校有可能滑档之类的,她觉得机构还是比较稳的,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差错。

曾经多次尝试AI志愿填报的胡蕊,最终还是花费8000多元找了机构填报。“我先试用了几款AI,发现省内院校较为准确,省外不太准,后面找了机构填报。AI可以在前期迷茫时选一个范围出来参考,更个性化、精细一点的还得和机构面谈。机构根据我的分数向我推荐了院校,并且向我详细讲解了不同的专业以及未来就业方向供我选择。”

罗老师表示,自从全国各省陆续实行新高考后,志愿填报难度系数大大增加。比如投档模式为“专业+院校”的省份,志愿填报数量高达96个、112个。每一个分数段,在全国范围内的志愿数量都有几千个甚至上万个。如果没有工具支持,如何从填报书籍上找出这1万多个志愿?又如何从1万多个里面筛选出最终填报的112个志愿?最后这112个志愿如何排序?填报结束,如何知道自己会不会滑档退档?

“AI志愿填报,我认为一定是未来的市场趋势。”罗老师表示,AI大数据平台的性价比高,可以节省家长和学生翻书的时间,还能查询到自身找不到的关键数据信息,愿意付费的家长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

然而,她认为很多家长以为填报志愿就是对比一下前三年的位次,三年的位次都够得着,那这个学校就能报。但一份好的志愿单不能再以“不滑档、不退档”为目标,要去思考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和学校,才能让孩子学有所成,毕业后实现优质就业?

“志愿填报是个性化服务,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学科强弱、家庭背景、职业规划等不同,‘规划’需要考虑人性化需求,AI替代不了,只能靠人去完成。这也是一对一服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高考志愿填报的核心是规划,而不仅仅是填报。”罗老师表示。

除了提供筛选信息和做填报规划之外,还有家长表示,有机构提供志愿填报服务让他们“安心”。不过,如果家长自己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和沟通,其实也能够很好替代志愿填报机构所提供的服务。

“去年我的孩子高考,在填报志愿时,我非常焦虑,担心自己失误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录取结果。因此,我选择支付咨询费用以获得专业指导,其实也是花钱买个心安。尽管最终的志愿填报是由我自己完成的,但志愿指导老师确实在审查过程中提供了帮助,尤其是在解释一些不太熟悉的专业方面,她能够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让我理解。”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其实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是完全有能力自己完成志愿填报的。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确实颇为混乱。包括收费混乱,各地均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志愿规划师的能力参差不齐,进入门槛低,甚至有的人仅通过几天的简单培训就上岗实操;志愿填报类相关证书的颁发机构混乱等。

事实上,高考志愿填报并不能完全“外包”,即使是机构推荐也有不成功的时候。学生和家长需要“擦亮眼睛”,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思考学生个人的能力、兴趣、就业规划、家庭资源等,以选择合适自己的高考志愿。毕竟,机构提供的志愿填报服务,无法替代自身对于前途和未来的思考和选择。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莹、黄慧、王琪、刘钧、胡蕊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