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高温干旱天气持续,眼下正是夏种夏管的关键时期,阜阳市颍州区农业部门积极推广“玉米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切实保障玉米“一播全苗”。

颍州区一处高标准农田,种粮大户刘克军指挥着精播机,按照设备参数设定进行精准播种。

播种完成后,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一根根黑色滴灌带和地头的主管道紧密连接,并向远处延伸。在水泵的助力下,滴灌作业开始,最终实现“滴水出苗、一播全苗”的效果。

“施肥、滴灌、播种一体化完成,拖拉机带有北斗导航,完成效果好。”刘克军介绍,播种的密度均匀,一亩地是6000株,株距18厘米。采用新技术,预计亩产比往常要高出200—300公斤。

这项新技术是2023年以来颍州区推广的“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分段调控技术”。

据了解,阜阳市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农户种植经验丰富,但也存在种植玉米密度偏低的问题,每亩种植4000到4500株,玉米亩产量常年在1000斤左右。

想要突破玉米产能瓶颈,急需新的种植技术和模式。

去年以来,颍州、临泉、太和、界首等地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团队研发的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分段调控技术,把玉米每亩植株密度提高到5500到6500株,增加了将近2000株,并选用耐密品种,进行大规模推广。

“选用密植耐密玉米品种,水肥一体化滴灌确保在生长过程中水肥供应充足。”颍州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斐介绍,新技术加持下,每亩可节肥两到三公斤,节水150方,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

杀菌、杀虫、增效、调节、微肥。

眼下,为保障秋粮丰产丰收,颍州区农技人员下沉一线,采用“五合一”套餐模式,把新技术、新模式用在秋粮田管中,各地还持续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针对各个田块的不同苗情,分片分段开展科学田间管理。(郭海涛 闫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