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滨海建投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整体搬迁及新校区建设的全过程策划、组织及建设等内容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动学校迁建工作实现突破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又一所高校,要整体搬迁了。

百年高校,整体搬迁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08年,前身为北洋女医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公办护士学校距今已有116年。如今,它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卫生职业院校。

这不是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第一次搬迁。

2005年,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鞍山道校区搬迁至现在的校区,并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办理了老校区交接手续。搬迁去的新校区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比那时的老校区扩大10倍面积。此后,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也翻了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近年来,学校在校生人数已达8000余人,已建设26个专业和10个教学与教辅机构。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下,原有校园的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校舍、管网、设备等老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此,学校决定再一次启动整体搬迁及新校区建设

在签约仪式上,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郝建军表示:“此次合作是学校迁建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期待与滨海建投集团、滨海项管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品工程,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所高校,整体搬迁

和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样,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大批高校纷纷开启新一轮新校区建设。

将整体调整至西咸新区新校区的空军军医大学,目前,项目前期相关审批手续已完成,校方已完成场地平整工作,项目临水、临电正在陆续接通中,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中;

项目总投资为40亿、拟整体搬迁南充大学城的川北医学院,已于2023年9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临江校区首幢单体建筑已经顺利封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搬迁成都东部新区的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于2023年9月26日正式启用,预计2024年7月将全部实行搬迁;

2023年10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举办新校区(校本部)项目开工动员大会。在新校区建成后,首医大将腾退现有五个校区,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实现“一校一址”办学……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已有30所高校,传出已完成或计划整体搬迁的消息。

相较于原本的老校区,新校区的食堂、宿舍等硬件设施更加优越,但更靠近“郊外”。然而挣脱了办学空间的限制之后,学校也就有了更多施展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区的意义

缘何如此多的高校决定整体搬迁?

2021年10月,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整体迁入莲花山新校区,然而学校搬迁之前的老校区仅有50亩,1100人是建校之初的预计规模,而现在学校在校生已接近11000名。近10倍的差距让空气都变得拥挤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世纪的合并潮和扩招潮一起涌来,淹没了几乎所有高校的办学空间。

由于宿舍不够住,北大、清华、南大、北师大、北理工等多所高校,都已先后表明,不再为非全或全日制专硕等部分学生提供宿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自习室、图书馆座位靠抢,仪器要预约排队,实验楼靠校外租赁……捉襟见肘的办学空间,已经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师生学习生活等多方发展。建设新校区,成为高校改善办学条件的不二之选。

除了改善办学条件,内涵式发展阶段,新校区往往还承担着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谋篇布局

例如,2021年9月启用的北京大学昌平校区,是北大“新工科”战略的重要支撑和落子之处;2023年7月迎来首批师生入住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则将作为南大布局新兴学科群的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新校区往往由市中心向新区扩散,由省会城市向周边城市辐射。高校的建设将为城市带来经济、科技等方方面面的全面发展,某种程度上说,新校区的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功能的一次向下延伸

但高校的迁徙之间,埋藏着另外一层隐忧。

对高校自身来说,面目一新的新校区,由于积淀尚浅,萦绕着无数校园回忆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老校友的眼中都已变得陌生,或将冲击学校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尚在起步的新校区,还可能因为交通不便、位置偏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成为“文化孤岛”

“在开展新校区的过程中还需警惕,警惕主要目标不是在质量,而是还在延续曾经有过的外延扩张模式,简单地扩大摊位从长远发展来说未必是一个良性的方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提醒道。

内涵式发展阶段,要避免无止境的建设与搬迁,或许做好校区的规划设计,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集中力量将学校办好办精,才是高校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