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觉叔说2024年的第57篇原创文章

这个世界给了我们普通人很多的错觉。

因为这些错觉的存在,总使得我们囿于平凡的泥淖中而不可自拔。

两年多前,我曾就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写过多篇文章,并由此认识了几十位网友。

他们都是普通家庭的子女,希望寻得一份稳定的职业,以能够让这辈子过得顺利些。

我鼓励他们进入体制内,如果要下决心,那么就要怀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如果他们听了我的话,进入体制内,哪怕是个编外的合同工,这两年应该过得不至于太差。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大学生而言,进入体制内永远是最优解。

这是一个概率学,不是说全部。

这几年,由于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一些人在媒体上唱衰体制内,说什么以后改革,公务员将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言论都是极其无知的。

所以你看,高考结束了,很多家长问:孩子专业怎么选?以后才能找到好工作?

有的家长甚至付费去咨询。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

对于普通二本学生,其实改变人生的机会真的很少。而这些学生的能力也必然不会太突出。

那就铆定考公考编就是了,简单来说就是那几个专业:

汉语言文学、法学、会计学、计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这些年公务员的招聘表拿出来,好好翻找翻找,找几个录取多的岗位,看看什么专业就好了。

虽然,我在这里怂恿,似乎忘记了这样一条严肃的话题:如果所有大学生都去考公了,那么这个社会发展怎么办?

很显然这就是个误区,这么神圣的话题,这么神圣的使命,跟你一个二本学生有什么关系?

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安安稳稳地生活。

所以,普通家庭的孩子,千万不要有什么宏观叙事的使命感,与自己情况不符、与自己能力不符。

但其实我知道的是,传统十几年的圣贤教育,给普通孩子根深蒂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在古代,只是少部分读书人的责任。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没有那么多神圣使命。

一个普通人要始终明白,新闻媒体圣贤书中那些为国为民的大小人物,都是典型,而典型是少之又少的,是我们敬仰的榜样,但大多数人做不到。

于是这里,我不得不又想起一个概念。

“投资”和“投机”。

在A股市场上,之前一直叫嚣着一种观念叫“价值投资”,但真的有价值投资吗?相信这套话的,基本都亏惨了。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连资本都没有,投什么“资”。

我们投的,只能是“机”,投机取巧的“机”。

这是文字概念给我们的错觉。投资和投机都是中性词,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投机就成了贬义词,总让你觉得,我要投资,不能投机。

普通人相信“投资”的,基本都亏的血本无归。

投机,才应该是普通人的生存方式。

那么什么是投机呢?

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像非洲的鬣狗一样,逮到一只猎物,咬一块肉就走。然后不停地复制这个路径。

话说的很露骨了。

又比如做副业,最近我就明白一个道理。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好不要妄想去立什么人设,做什么IP,不是偶像却有偶像包袱。

明明这个项目可以很搞钱,但是就是因为“道德感”太重,然后执行力又不够,导致一无所获。

最后呢,人设没立成,钱也没挣到。

所以,你看,为什么一些读了大学的年轻人,反而不如早早进入社会的人。就是因为“道德感”太重。

社会规则和书本上的规则是两码事,但可惜的是,大部分大学生们不知道这其中的差距。

这其中的差距,要弥补,需要很多的成本。比如:时间,以及家庭能提供的资源。

没有雄厚的家庭资源,那么就只能靠时间去积累去经历。

最后等明白这其中奥秘的时候,几乎已经丧失了年轻人的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普通人在世上,就是修行打怪,修的,其实是自己的“心”。

你能不能对外界灌输给你的观念“去魅”,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