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杨敏

在金普新区大黑山下,一座奇妙的“城堡”,游荡着一个艺术家的灵魂。

瓶子塔,轮胎墙,用废弃万物拼就的图案,是他粗狂的笔触、凛冽的画风、肆意的张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艺术创作的巅峰期,他舍弃名利,毅然“自逐”深山,用27年的拾荒垒建,为自己和老娘,造就了他理想中的圣殿。

这个真实的传奇故事,让每一个来访者感到震撼,除了敬畏,还有更多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修行的痕迹,把所有的遗弃,留在艺术的灵魂中,悲贱与高贵,是他终生表达的主题。为此,他活在这里、死在这里。

寻踏之处,皆呈敬仰。我们不敢碰触这栋建筑中的每一个镶嵌,只是深情凝望,唯恐惊扰到他的创作。这一刻,他不再悲凉、孤苦、飘零,被感知的幸福,已化做一道灵光,直刺苍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艺术家的肉体可以化做微尘,但他却把这些颗粒凝固成一座精神堡垒。他要在干净的世界里,做干净的艺术,在高贵的精神中,完成最后的救赎。

他是一个精神拾荒者,捡起我们本不该丢掉的东西;他用常人无法理解的固执,去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渴望;在漫长的日子里,他用只做好一件事的倔强,去锤炼艺术的真金。在他看来,艺术就应该是洁白的、净气的、纯粹的,是要用命去创作,他之所以走进大山,就是要为自己保留不屈和尊严,这是他的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没有走远,只是远行。蓦然回首,他还在夕阳的山坡上,用拾来的瓶子,垒筑心中那座光芒的灯塔。

朋友,来到金普新区,一定要到这个地方看看,别光顾着吃虾爬子、喝啤酒,唯有思想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向当代艺术家于振立先生致敬!

喜欢就点个赞吧!

编 辑:宋子光

美 编:房斌

责 编:孟梓棋

出 品: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

偷得片刻之闲

与您悦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