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现场

6月7日,由湖南博物院和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联袂打造、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汪悦进团队提供学术指导的“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开幕式在湖南博物院举办。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督导曾一昕,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专席终身教授汪悦进,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湖南省文物局局长姜猛先后致辞。

部分嘉宾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嘉宾合影

在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之际,湖南博物院推出的“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由“时空”“阴阳”“生命”三个板块构成,在充分利用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及科技手段的基础上,生动阐释马王堆汉墓的墓室构造、纷繁器物、文化理念及人文思想,巧妙呈现中国古代对宇宙、生命的宏大想象与艺术表达。

展览将多种感官体验融为一体,“时空”板块通过多媒体叙事方式,巧妙展现出马王堆汉墓椁室结构、总体布局,以及丰富的出土文物,宛若一个蕴含神秘奥义的宇宙模型,凝聚了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思考和浪漫表达。“阴阳”板块着重展示了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四重套棺中蕴含的“阴阳散聚”,观众可近距离感受古人对生命奥秘的无尽探索和对精神升华的宏伟想象。“生命”板块采用了沉浸式LED球幕、互动动态图形设计、文物数字化修复等技术,再现了马王堆汉墓的T形帛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沈晓明表示,要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推动湖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南博物院要成为最亮眼的数字博物馆。此次展览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举措,目前也是全国文博界单体投入最大的数字展览之一,并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巡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整合了全球领先的学术资源,运用前沿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多媒体剧场方式全新演绎马王堆汉墓文化遗产,充分呈现其凝聚的早期中国文明精髓和艺术成就,在展示马王堆汉墓文化所承载的艺术、想象与认知世界的同时,力图开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遗产数字展示新范式。马王堆汉墓为研究古人生命观和宇宙观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展览通过挖掘马王堆IP文化元素,利用前沿数字技术使展览“虚实结合”,将文物及其元素数字化,充分展现汉代人民的文化生活以及该时期人们对于生命观、宇宙观的认知,对生命升华的向往和崇敬。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6日。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李振伟

三审 | 马子雷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4年出版45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25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