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邱宇哲

6月11日,航空工业沈阳所在融媒体中心举办“歼8Ⅱ飞机首飞40周年”媒体见面会,所长助理宁永前致欢迎词。

退休职工原副总设计师张权、退休职工原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杨抗美、首席专家王永庆、顾诵芬事迹宣讲团成员邵志刚、“罗阳青年突击队”队长班瑞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不同侧面讲述歼8Ⅱ飞机的先进技术、系列发展和精神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8Ⅱ飞机

“做木制样机是很难的,因为飞机的外形都是曲面的,木头要像薄薄的金属一样做曲面很困难,而且木头有一定厚度,还不能把设备舱的空间给占了,还要模拟出以后放设备的真实空间,生产起来也比较费劲。”张权、杨抗美讲述了自己参与歼8Ⅱ飞机研制工作中的难忘点滴。歼8Ⅱ飞机从1980年3月立项到1984年首飞,1988年3月完成设计定型,用了八年时间,其研制进度之快、质量之好、效率之高曾创下航空工业新机研制史上的最好水平,在艰苦岁月里,像张权、杨抗美一样的老一辈沈阳所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无名人”,凭着只争朝夕、为航空事业奉献终身的劲头,让歼8Ⅱ飞机提前三个月飞上蓝天!

“空中美男子”迎来40岁生日——歼8Ⅱ飞机首飞40周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空中美男子”迎来40岁生日——歼8Ⅱ飞机首飞40周年

“歼8Ⅱ飞机集合了许多现代空战的关键技术,对于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王永庆讲述了歼8Ⅱ飞机的划时代意义,歼8Ⅱ飞机是航空工业全行业、全领域自主创新的集大成者,通过歼8Ⅱ飞机的研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形成了系列装备体系,实现了大量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了型号研制的基本管理方法,培养了一批新的人才和领军人物。王永庆深情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是从歼8Ⅱ飞机开始的,与歼8Ⅱ系列飞机有很深的缘分。老一代设计师身上严谨细实的工作作风对我影响非常大,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研究所的一代代青年中不断传承。”

“1996年珠海航展上,歼8IIM飞机进行精彩的飞行表演,展示其卓越的性能和精湛的飞行技术。它外观设计简洁流畅,线条硬朗,其机身修长,外形美观有“空中美男子”之称,同时机身下携带的8枚空空导弹也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邵志刚讲述了歼8Ⅱ飞机改进型号歼8IIM的重要意义,在沈阳所人的不断努力下,歼8Ⅱ飞机后续改进型号大踏步迈向世界先进水平,守卫祖国的万里长空。

“我所在的飞行控制专业领域,伴随着歼8Ⅱ飞机的系列化发展逐步壮大,大家熟悉的李明院士,便是我们飞控专业的创建者。”歼8Ⅱ飞机研制全线展现的工作作风和航空报国精神代代相传,在后续型号都有体现。2024年是歼8Ⅱ飞机首飞40周年,也是鹘鹰战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10周年,班瑞阳以年轻人的视角,讲述了研究所中青一代托举鹘鹰战机翱翔的感人事迹。

40年前的今天,歼8Ⅱ飞机带着全国人民的期盼冲天一跃,刺破苍穹,我国实现了自行研制第二代战斗机的新跨越。面向新时代,沈阳所人将秉持“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为实现高水平航空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研究所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