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结果,南京市建邺区成功晋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该区还被认定为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这意味着,建邺区今年在基础教育方面已有两大“国字号”荣誉落地。

建邺位于南京主城区,是南京市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区。2002年南京新一轮区划调整,建邺“跳出”老城、“进军”河西,历经20多年大开发大建设,河西新城从一片河漫滩涂开发建设成为南京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客厅”。“最年轻”城区连摘两大“国字号”荣誉的背后是“增量、普惠、提优”工程的实施,以及集团化、学区化、智慧化办学的推进。

“自2012年以来,我区新建幼儿园按省优质园标准规划建设并交付,小区新配建园全部开办为公办园。”建邺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全区每万常住人口配置1所幼儿园,当地规划建设85所幼儿园。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56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公益普惠园覆盖率90%,公办园覆盖率86%,省市级优质园占比98%。

深化课程游戏化和园本课程建设,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是建邺发展基础教育的“秘诀”之一。当地还建立了行政、教研、督导三位一体的专业化质量评估队伍,对全区所有幼儿园进行办园质量评估视导,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估,多维度诊断、多方式评价,充分发挥评估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近年来,辖区内幼儿园家长对办园满意度均达95%以上。

破解优质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建邺的破题思路是以学区制管理、名校“集聚孵化”。

“位于建邺区的江心洲,过去曾是一片教育的‘洼地’。2022年秋季,金陵中学附属小学、金陵中学附属初中同时开办,为洲上居民解决了家门口上好学的难题。”据建邺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邺以“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探索资源整合新路径,通过全域实施学区制管理,推动校际“抱团发展”,实现“共享教育资源、中小有机衔接、学区联盟教研、学校社区联动”,通过集团化让名校成为优质均衡办学的“孵化器”,促进区域内优质名校从“聚变”到“裂变”。

2021年,当地出台《建邺区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办法》,高质量打造中华、致远、南师附中新城、南师附中邺城、南外河西、金中河西、金中江岛七大教育集团,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

建邺区年轻教师占比高,35岁以下教师占比达50.5%。为此,该区打造“智慧校园”破解队伍年轻和课堂提质增效难题。2021年9月,建邺区被教育部立项为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2022年3月,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立项为教师智能研修平台试点区;6所学校成为智能研修平台试点校。目前,区域内所有中小学100%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室,实现全区所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和编程教育100%全覆盖。(马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