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洲,许多人脑海中的画面可能还停留在贫穷、落后、战乱。

然而在非洲之角的东北端,却坐落着一个独特而耀眼的存在——吉布提。

这个只有2.32万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迷你国家,虽然地小人稀、资源匮乏,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吉布提成为了世界列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环球时报等),并掺杂部分个人观点,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战略要冲,兵家必争

吉布提坐落在亚丁湾西岸,与中东地区的也门隔海相望,扼守着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战略要道——曼德海峡。

每天,无数巨轮从这里驶过,将石油、天然气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

据统计,每年经过曼德海峡的船只多达2万艘,运载的货物价值高达7000亿美元。

可以说,谁控制了曼德海峡,谁就掌握了全球经济命脉的咽喉。

而吉布提,恰恰处于这个咽喉的西岸。

无论是从苏伊士运河南下前往印度洋,还是经红海北上驶向地中海,所有经过这里的船只都必须接受吉布提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吉布提还是非洲大陆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

它的西北方向与世界第12大内陆国家埃塞俄比亚接壤,东南方向则与索马里相邻。

这两个国家加起来有1.1亿人口,然而它们都没有出海口,对外贸易高度依赖吉布提的港口设施。

2018年,吉布提港处理的货物中,近90%都来自或前往埃塞俄比亚。

可以说,没有吉布提,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命脉就会被扼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过来,吉布提也从埃塞俄比亚的贸易中获得了大量收入,仅过境费一项就占到了吉布提GDP的30%左右。

除了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乌干达、卢旺达等非洲内陆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依赖吉布提港。

这些国家或者处于内战频发的不稳定状态,或者缺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因而更需要吉布提这个安全、高效的出海通道。

可以说,谁控制了吉布提,谁就掌握了通往非洲腹地的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事博弈,列强云集

回顾历史,正是看中了吉布提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列强才会在此展开殖民争夺与军事博弈。

19世纪中叶,法国率先在这里设立殖民据点,开辟了连接外界与埃塞俄比亚的铁路。

直到1977年吉布提独立,法国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长达115年之久。

独立后,吉布提与昔日宗主国依然保持着紧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系。

时至今日,驻扎在吉布提的法军仍达1450人,是法国在海外的最大军事存在。

20世纪下半叶,随着苏伊士运河的频繁遭袭和石油贸易的兴起,吉布提在地缘博弈中的分量进一步加重。

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都试图拉拢吉布提,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全面介入吉布提事务。

尤其是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吉布提成为美国在非洲之角地区反恐战争的前线基地。

2002年,美军在吉布提设立了其在非洲的第一个永久性军事基地——莱蒙尼尔营,部署有无人机、特种部队等先进作战力量。

这个占地面积达500公顷的超级军事基地,拥有4000多名驻军,不仅是"非洲之角"地区美军反恐行动的前沿指挥中心,也是美国遏制伊朗、控制红海海域的重要战略支点。

近年来,随着国际反海盗力度的不断加大,日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纷纷在吉布提设立军事基地,参与护航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日本在吉布提建成了二战后的首个海外军事基地,常驻自卫队员约200名。

作为德国联邦国防军最大的境外军事基地,德军驻吉布提基地拥有约400名驻军。

此外,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以及土耳其也先后在此"落子",意图搅动红海地区的地缘风云。

如今,驻扎在这个只有北京六分之一大的弹丸之地的外国军人数量,竟然比吉布提本国军队的总兵力还要多出四倍!

放眼全球,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拥有如此多国家军事存在的国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矛盾交错,冲突不断

乍一看,吉布提似乎是一片宁静祥和的土地,多个国家的军队在此和谐共处,为维护地区和平贡献力量。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在平静的背后,却暗流涌动,矛盾交错。

作为一个只有100万人口的弱小国家,吉布提之所以能容纳如此多的域外大国军事存在,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殖民历史的影响,吉布提对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存有一种"恩主"情结,不愿公开唱反调;二是外国驻军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租金收入和经济利益,成为吉布提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2014年美国与吉布提续签驻军协议时,将军事基地租金从每年3800万美元提高到了6300万美元。

法国、日本等国也通过军事租借、援助等方式向吉布提提供了大量资金。

可以说,外国驻军已成为吉布提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也是其在域内外大国博弈中争取利益的重要筹码。

然而,表面的平和稳定并不意味着吉布提就真的远离了战火纷争。

事实上,在这个国土面积只有北京一半大小的国家里,矛盾和冲突从未停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6月,吉布提与邻国厄立特里亚在边界问题上发生严重冲突,双方军队在边境地区爆发激烈交火。

起因是厄立特里亚指责吉布提非法占领了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并派遵武装力量越过了联合国划定的临时安全区。

冲突持续了3天,造成至少35人死亡,双方均有人员伤亡。

最终在非盟等地区组织的斡旋下,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同意实施停火,但两国关系仍然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

究其根源,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的矛盾由来已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立之初,厄立特里亚就与埃塞俄比亚在边界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并于1998-2000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争。
战后,埃塞俄比亚失去了通往红海的出海口,经济命脉几乎完全被厄立特里亚所掐控。

无奈之下,埃塞俄比亚开始将90%以上的对外贸易转移到吉布提港,成为吉布提最大的经济伙伴。

厄立特里亚对此颇为不满,认为吉布提抢夺了其经济利益。

加之厄立特里亚实行军事化管理,内部局势动荡,战争经济严重依赖,因此对吉布提也抱有领土野心,这些因素导致两国关系长期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北面的厄立特里亚,吉布提东南部还与索马里接壤。

索马里自1991年陷入内战以来,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海盗活动猖獗,极端组织"青年党"更成为当地的顽疾。

据联合国安理会的报告,"青年党"实际控制了索马里三分之一的领土,并多次发动跨境恐怖袭击。

2014年5月,"青年党"曾派出自杀式炸弹袭击车队,袭击吉布提首都附近的一处餐厅,造成3人死亡、15人受伤。

2015年,"青年党"又多次派出武装人员越境进入吉布提北部地区滋事,与吉布提安全部队发生交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情报显示,"青年党"还计划在吉布提制造更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以此破坏中国等外国驻军的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青年党"与也门胡塞武装、"基地"组织也门分支等极端势力加强了勾连,在红海周边地区形成恐怖主义网络。

胡塞武装经常利用其控制的也门领土,为索马里海盗和极端分子提供庇护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极端分子还打着胡塞武装的旗号在红海兴风作浪,袭击过往商船,劫持人质,给各国军队驻吉布提基地造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2016年10月,胡塞武装利用快艇对驶经曼德海峡的美国军舰发动自杀式袭击,美军不得不出动战机予以反击。

2018年6月,沙特联军在荷台达港口附近发现了水雷,怀疑是胡塞武装所为。

2022年1月,阿联酋一艘租借的油轮在也门附近海域遭到无人艇攻击,胡塞武装宣称对此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海乱局,诸国应对

面对胡塞武装的嚣张气焰,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忍无可忍。

2015年3月,以沙特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代号为"果断风暴"的军事行动,力图扭转也门的战争局势。

然而,介入也门战事的多国部队虽然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却难以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取得决定性胜利。

经过8年多的激战,双方在战场上陷入了胶着状态。

战事导致也门约2/3的民众面临饥荒威胁,400多万人流离失所,人道主义灾难不断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也门战乱之火也在向周边国家蔓延。

2019年9月,胡塞武装利用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袭击了沙特国家石油公司位于沙特东部的两处石油设施,导致沙特约一半的石油产量中断。

2020年6月,胡塞武装发射近20枚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也门境内的沙特联军基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022年1月17日,胡塞武装向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发射了5枚弹道导弹,其中4枚被拦截,1枚落在阿布扎比附近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胡塞武装已成为红海地区稳定的最大不稳定因素。

作为也门战略支点的荷台达港,距离吉布提不足 200公里,一旦这座海湾港口完全落入胡塞武装之手,无异于"狼口"旁落下一颗"定时炸弹"。

面对红海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域外大国不得不加强军事应对。

沙特、阿联酋等国虽然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但在红海维权方面仍需仰仗美国的海上力量。

为了应对来自胡塞武装的导弹威胁,美军在吉布提部署了"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并增加了在红海的军舰和战机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10月,美国防部宣布在"国际海事安全构想"框架内开展"哨兵行动",在吉布提东北部的曼德海峡一带开展海上安全行动,监视可疑船只动向,为商船提供随行护航。

除了加强自身存在,美国还积极拉拢域内盟友参与维护红海安全。

2020年2月,美国与沙特、阿联酋、阿曼等8个中东国家及欧盟启动了"红海安全论坛",为各国海军在红海开展联合行动创造条件。

欧洲国家也加大了在红海地区的军事投入。

2020年2月,欧盟外长理事会批准设立欧盟驻吉布提海军联络处,作为欧盟在印度洋地区第一个常设军事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12月,欧盟正式启动"欧盟区域海上安全倡议",旨在加强欧盟在红海、亚丁湾等地的海军存在,保护在该地区航行的欧洲商船和公民安全。

中国作为红海沿岸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也在积极参与红海安全治理。

自2008年12月起,中国海军先后派出36批、100多艘次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有力打击了海盗活动,累计为6000余艘中外船舶、1700余批中外船员提供安全保障,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01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在吉布提投入使用其首个海外保障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中国军队走向远海、履行国际责任的重要体现,标志着中国海军实现了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的战略性转变。

设立吉布提保障基地,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的保障效率,更好地维护本国海外利益和世界和平。

此外,吉布提基地还将成为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出发点和训练基地。

近年来,随着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跨区域投送和后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拥有吉布提保障基地,将大大提高中国维和部队远距离机动和快速响应的能力,更好地履行联合国赋予的维和职责。

当然,中国在吉布提的存在绝非是为了谋求地缘政治私利,更不是搞军事扩张,而是秉持合作共赢理念,致力于同各方一道维护好红海的和平安宁。

中国一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同吉布提的务实合作,努力为红海周边地区的发展稳定贡献中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带一路,互利共赢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吉布提是最早参与、受益最大的非洲国家之一。

凭借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优势,吉布提正在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非洲的重要节点。

在中国提供的数百亿美元低息贷款支持下,由中铁建承建的亚吉铁路于2017年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吉布提与内陆国家的互联互通。

作为非洲第一条现代化电气铁路,亚吉铁路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与吉布提港的运输时间从7天缩短至12小时,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测算,铁路建成后,将使吉布提GDP年增长率提高2~3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还积极参与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工业园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这些项目的实施,让吉布提摆脱了长期依赖服务经济、转口贸易的发展瓶颈,逐步成长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制造业基地。

仅多哈雷港一期工程建设,就为吉布提创造了1.5万个就业岗位。

而随着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700万吨,还将为吉布提带来可观的通行费、服务费等长期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法国殖民地到独立建国,从"租界经济"到一带一路枢纽,吉布提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在大国博弈与地区动荡的夹缝中,吉布提人以非凡的智慧谋求生存,在风云激荡中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如今,依托区位优势、借力"一带一路"东风,昔日弹丸之地正吹响非洲崛起的号角,谱写吉布提腾飞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