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一边是端午档档期票房倒退十年,另一边,即将在本周六上映的《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却在单方面“碾压”市场。

单片预售票房超2100w,双平台想看人次超50w,这部数据仍在猛涨的日本动画电影,被称为六月最重磅引进片并不夸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本周一举办的《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首映粉丝节演出上,从开始的高票价遇冷、打骨折甩卖到活动后的观众怨声连连,一场翻车的电影宣发,恐怕也不过如此。

“该省省,该花花”,这样爱憎分明的观众在电影行业着实不多见。《排球少年!!》粉丝,究竟是什么路数?

近十年最热体育动漫IP

被粉丝们亲切称为“小排球”的《排球少年!!》(下称《排球》)算得上近十年日本最热门的体育动漫IP之一。

作为一部排球题材动漫作品,《排球》既继承了传统体育题材漫画的“王道”系升级,通过描绘竞技体育扣人心弦的比赛拉满热血气质,与此同时,作者亦运用细腻的人物刻画塑造了无数角色的成长历程,情感真挚、人物鲜活,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群像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对体育运动题材感兴趣的青少年群体,还是热衷于少年漫的动漫爱好者,亦或是为了“推”文化或腐文化而来的女性粉丝——这部兼具了竞技、成长、友情、青春等元素的作品都能够满足他们的诉求。

这也让《排球》拥有了覆盖多个年龄层与圈层的广泛受众群体,以及高粘性所带来的强劲消费能力。在日本本土市场以及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等国家和地区,《排球》都是当之无愧的时下热门头部IP。

而此次剧场版电影《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之所以能够收获如此高热度,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作品本身的稀缺性。

《排球》原作漫画于2012年至2020年间连载,改编TV动画的播出时间是2014年至2020年。《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作为该作品推出的第一部原创剧场版动画,实际上也是2020年以来《排球》这个作品首次推出完全新作,对粉丝的意义十分特别。

通过目前流出的口碑反馈来看,《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也是符合乃至超越粉丝预期的一部作品。该片采用了类似《灌篮高手》剧场版的叙事模式,用一部长片的时长描绘一场排球比赛。在继承了原作精神的同时,也用大银幕独有的视觉表达丰富观众观感。

截至目前,《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的豆瓣评分高达8.9,已然算得上近年日本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而票房方面,截至6月3日,该片自2月16日在日本上映以来累计票房已经突破109亿日元,观影人次超过762万人,在2024年日本票房总榜中高居亚军,仅次于《名侦探柯南 100万美元的五棱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间谍过家家》这类国民合家欢IP主要辐射到的泛二次元人群,《排球》的核心粉丝群体粘性更高、购买力更强。某种程度上说,这类高二次元浓度IP粉丝其实与真人电影领域的流量明星粉丝更为相近。而这种对作品的忠实度,已经完全投射到了预售票房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片上映之际,《排球》粉丝们也已经开始筹备五花八门的活动包场,这一点与真人粉丝电影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某种程度上说,《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就是一部标准的粉丝电影。

二次元观众≠普通电影观众

或是提前注意到了《排球少年》的受众定位差异,引进方路画自打一开始就瞄准了粉丝营销路线。只是万万没想到,一场精心筹备的史无前例的线下粉丝ONLY盛会,能够以这种意想不到的姿势翻车。从官宣之日到活动结束,争议声不绝于耳。

犀牛君简单观察了社交平台上《排球》粉丝的差评反馈,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观点:

1、前期票价过高,活动吸引力不足;

“排球少年粉丝节”在大麦初次上架时票价档位从280元至1180元共划分了7个区间,引发了粉丝们的严重不满。

事实上,现在一场普通的国内日本声优见面会只需几百元,主题曲演唱乐队SPYAIR也曾多次来到国内开演唱会,最高档票价不过680元,而此次活动最初的最高票价1180元已经达到了国内头部歌手演唱会门票同等水平。

与此同时,官方提供的门票购入限定特典相较于原版周边而言也毫无设计优势,对于频繁购入周边的粉丝而言,图案好看以及周边保值是两个最关键决策影响项,而此次随票附赠的特典周边,大概率上二者皆不具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因素作用下,导致了“排球少年粉丝节”在首次上架后引发粉丝多平台声讨,门票销售缓慢,最终官方不得不决定大幅度降价50%并增加各档位特典。

2、活动中流程混乱,不专业。

根据官方介绍,此次粉丝节活动包括Coser官方摄影,抢先观看全片,细谷佳正、梶裕贵、立花慎之介、石井马克、星野贵纪、池田恭祐等主要声优的经典名台词现场配音,分享与IP的故事,以及为《排球》多次演唱过主题曲的日本乐队SPYAIR现场演唱四首《排球》相关曲目等等环节。

如果站在一位普通电影观众视角来看,这场电影首映礼堪称豪华。然而犀牛君身边的一位前往粉丝节现场的朋友透露,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场内“退票”声此起彼伏。据她表示,当天活动不仅出现了活动流程衔接不顺畅,主持人在交流环节提问不专业等现象,实际活动时间还出现了严重超时,影响到了不少观众返程。

而在社交平台上,不乏有声音表示他们其实并不需要在活动现场观看完整动画,更愿意自行去电影院支持影片,时间更应该留给声优和乐队这些活动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也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落点其实是相同的,就是观众预期与主办方的活动定位差异。

粉丝希望看到的是一场以声优为绝对C位的线下活动,类似于日本本土动画主题活动那样以现场配音表演、声优互动为主要形式,以为观众提供强沉浸感为目标。至于IP内容本身,粉丝们更倾向于单独进行消费。

而无论从定位还是流程设计上都能看出来,路画所举办的本质上还是一场电影首映式。

对这场活动的反应,也暴露出了核心二次元观众与流量艺人粉丝的最大区别——购买力强,但并不会对内容盲目消费。

二次元IP与普通艺人的粉丝构成有极大差异,后者粉丝圈层相对单一,前者却能细分出漫画粉丝、动画粉丝、角色粉丝、声优粉丝等等不同群体,这些用户的消费心理不同,对活动的消费意愿也有所区别。

但二次元粉丝的共性是,正因为这些观众对IP重视程度极高,因此他们反而更加注重IP运营效果,并对购买内容有着更高的要求。《排球》粉丝既可以在二手平台上拿下数千元定价的金属徽章或是亚克力挂件,也会对线下粉丝会免费赠送的周边咋舌,拒绝购入一场“并不重要”的线下活动门票。

因此对于这类观众而言,电影宣发难度反而更高。不专业的宣发强行讨好二次元,只会适得其反,并不会对电影传播发酵带来更多正向作用。

当然于电影行业来说,此次活动更大的意义在于对宣发方式的又一次颠覆,这背后的行业价值远超过活动本身。在二次元经济愈发繁荣的当下,抓紧时间读透观众需求,必定能撬动更大市场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