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迎最热夏天!

近日,印度的气温竟然达到了53度的高温。

而我国历史上的夏季最高温还是在乾隆年间,当时短短12天就热死了一万多人。

那么,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究竟有多热?如今的印度高温又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湖南日报】等(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我国高温

乾隆八年的夏天,我国华北地区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高温袭击,最高气温达到了惊人的44.4摄氏度!

而这种"火炉模式"的恐怖高温还持续了足足12天之久。

难以想象,在当年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人们是怎样在这酷热中挣扎求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传教士宋君荣当时就亲历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北京城里,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中暑去世的人。

仅仅12天,就导致了11400多条生命陨落。

然而,这样惨绝人寰的高温并非完全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反而是人为因素在其中扮演了决定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为破坏

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在那一年大兴土木,着手修建许多木质建筑的行宫和寝宫。

为了满足这些工程对木材的需求,他下令在京师附近的郊野大规模砍伐树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

周边的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以至于到处都是一片荒地。

没了树木的调节,地表吸热量剧增,气温也随之飙升。

再加上天气本身就属于盛夏,最终演变成了那场罕见的高温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令人感慨的是,在当时乾隆似乎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他只是一味地追求建筑的奢华和豪华,却忽视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直到灾难真正发生之后,乾隆这才意识到这是一个沉重的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及时补救

于是乾隆迅速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

他派遣官员赶赴灾区评估灾情,紧急调拨粮食救济灾民,并发放药物来缓解中暑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还命令工部开渠引水,为农民接种新的禾苗,最大限度减少了农业损失,保证了灾后农业生产的尽快恢复。

此外,乾隆还组织了祈雨仪式,希望能借助民间的力量早日结束干旱高温。

再者,乾隆还释放了一些囚犯充当劳力,不惜工本帮助农民们重建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冰

对于那些家破人亡的灾民,更是直接赐予了一些钱粮,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些措施虽然无法完全扭转局势,但总算是将更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动荡控制住了。

令人感慨的是,乾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反思了自身的一些做法。

他认识到,当初大兴土木、过度砍伐树木,才是导致这场灾难的根源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灾后,他下令严格控制了一些土木工程的开工强度,并大规模种植树木来修复生态环境。

这也为修复当地的生态系统赢得了一些时间。

不过可惜的是,尽管乾隆后期有些许改过的意思,但在他去世后,清朝统治者们似乎并没有引以为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尽管乾隆政府的应急处置相当给力,但这场灾难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可想而知是无法完全弥补的。

根据史料记载,大批灾民在家园被毁之后无家可归,只能在外流浪。

更可怕的是,这场高温引发的干旱和粮食短缺也让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一些幸存者回忆说,当时的景象就好像是世界末日来临了一般,到处都是死亡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人祸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绝不能再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了。

其实这些情况相对于印度的高温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因为印度的情况可要严重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高温

就在今年6月初,印度遭遇了一场创纪录的热浪袭击,最高温度攀升到了惊人的52.9摄氏度。

这个数字不仅突破了印度气象史上的极端高温纪录,更是人类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9摄氏度在生活中就相当于在一个正常工作的烤箱前站立,这已经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温度。

专家指出,如果人体内核心温度超过40摄氏度,就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汗液分泌减少而缺水中暑;如果体温超过46.5摄氏度,生命就会陷入严重危险。

可以想象,在52.9摄氏度的环境中,人体会出现何等严重的脱水、中暑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致命的高温本身,停电和缺水问题也加剧了印度民众的困境。

印度民众家庭普及空调的比例不足5%,民众缺乏有效的降温设施;

部分城市更出现了缺水和大面积长时间停电的状况,使得印度人民在高温中无处可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干热的环境虽然难熬,但湿热则更加致命。

人体能否在高温环境下生存,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散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热环境下,空气较干燥,人体虽然会大量出汗,但汗水可以较快蒸发,将体内多余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所以在干热环境下,只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人体是有一定抗热能力的。

但若是在湿热环境下,空气湿度很高人体失去了主要的散热通道,内部热量无法释放,机体就会像一锅被盖上盖子的沸水,热量只能不断在体内累积。

一旦体温升高到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暑,乃至生命垂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指出,当温度达到35摄氏度、相对湿度达到100%时,人体就会出现中暑的危险,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存活时间将会急剧缩短。

当温度达到40摄氏度,人体极限仅为12小时,温度一旦到达45摄氏度,那人体将在4-5小时内迅速出现昏厥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因此,在印度等热带地区,湿热环境对人体的威胁往往比干热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留学生"小李"在经历了52.9摄氏度的干热高温天气后,也深有体会地说,如果这时印度下起雨来形成湿热天气,35摄氏度都将让人无法生存。

仅仅一天,印度就有85人因高温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变暖正在加剧世界各地湿热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未来人类将面临更大的高温湿热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提高应对湿热天气的能力,将是人类自身保护和城市气候适应的一项重中之重。

全世界共同努力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每年至少有10万人死于与气候相关的灾难,如热浪、暴雨、干旱、海平面上升等,这个数字高得触目惊心。

更为严峻的是,如果人类不采取果断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到2030年,因气候灾难而死亡的人数可能会飙升到3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的根源在于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林木砍伐等。

这种活动引发的环境恶化,已经危及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果气候继续变暖,不仅会带来更多灾难性天气,也将威胁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淡水资源等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届时,数十亿人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要想避免被气候灾难所吞噬,现在唯一的路径就是全球团结协作,实现经济社会的根本性绿色低碳转型,尽快遏制温室气体排放。

这场转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人类的紧密合作和坚定执行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