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家长们迎来一个感到振奋的消息:上海市中学生物理业余学校(简称“业物”)正式恢复招生,这是2021年9月落实“双减”政策暂别仅3年后,“业物”正式回归,被网友认为这是鼓励竞赛、重视物理学科的标志性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别小看这个物理业余学校,其实一点也不业务。相关资料显示,“业物”是由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市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竞赛学校。校长是复旦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博士导师、市物理学会秘书长陆昉教授,副校长是华东师大物理系系主任陈树德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导师蒋平教授,学校拥有包括前国家队主教练、大学教授、高中名校教练在内的优秀师资和专家团队。

多年来,“业物”的学员在上海市和全国物理竞赛中成绩优异,甚至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多次获得金牌。据了解,在第34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12名同学代表上海进入决赛,其中有10名来自“业物”,实力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停止招生3年后,“业物”重启,在面向高中生招生的同时,也兼顾初中生,是否是“双减”适度放开的信号,尚无法判断,不过,应该是综合考虑了重视基础学校和理科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等多重因素。

首先,早在2022年本科招生中,本科招生规模有一半及以上放在理工农医类的专业和学科上面;在硕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的招生规模接近60%;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的招生规模超过80%,在上海,目前这一比例低于全国。为此,上海提出近3年内理工相关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占比各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而物理无疑是核心学科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根据《上海市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选科物理成为最突出的要求,尤其想考985和211大学的学子。虽然说上海选科物理的人数持续增加,从2017年的不到2万人,增到2024年的3.2万人,但物理的重要性仍需强化。

第三,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上海的强项,尤其是华东师大二附中,但仍面临着浙江、北京等地赶超的压力。巧合的 是,2024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放在上海举行,由上海市物理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大二附中联合承办。此时“业物”恢复招生,将为增强上海的科技教育影响力和地位以及在全国物理竞赛的地位增添一份力量。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