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同周总理、刘少奇在一起聊天,毛主席问道:“如何让猫吃辣椒?”

周、刘的回答毛主席并不满意,主席说出他的办法后,周、刘赞叹不已。

毛主席为何提出这样的问题?周、刘是怎么回答的?

如何让猫吃辣椒

毛主席是个“无辣不欢”的人,还有句名言叫“不吃辣椒不革命”,而“辣椒”不仅给他带来了味蕾上的刺激,还给他带来思想上的刺激。

1956年的一天,毛主席和周总理、刘少奇坐在一起聊天,毛主席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说,怎么能让猫吃辣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少奇立马说道:“这还不简单?一个人把猫抓住,另一个人把辣椒塞到猫嘴里,再一筷子捅下去,不就吃了。”

毛主席摇摇头,说道:“这办法不好,干什么都是要自愿才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周总理想了想,说道:“那就让猫先饿上三天,然后再把辣椒包到肉里面喂它,这时候猫很饿,又有肉作为诱惑,它应该可以囫囵吞下去。”

这个方法虽然没那么强迫,但有“蒙骗”的性质,毛主席也不是很赞同这种手法,说:“靠欺骗的方式或许可以得手一次,但也只能得手这一次,如果有下次,这只猫或许不仅怀疑辣椒,连肉都会怀疑。”

周总理和刘少奇问道:“那主席您有什么好办法?”

毛主席笑着说:“其实很简单,把辣椒擦到猫屁股上,很快它就会感觉屁股火辣辣的,自然会去舔,而且它会很乐意做这个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刘两人拍手赞道:“这方法妙啊!”

其实毛主席他们哪里是在讨论“如何让猫吃辣椒”这种无聊的问题,只是在借这个问题谈论政事罢了。

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以后,毛主席面临一个难题,如何让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变私营为国有,势必会动很多私营企业的蛋糕,相当于让他们把钱吐出来,这自然不太好做。

这些民族企业和资本家不是反动派,也不是旧地主,甚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爱国人士,不能对他们采取镇压的方式,应该用和平赎买的办法,适当照顾他们的利益。

1955年10月29日,毛主席邀请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开会,商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毛主席说:“社会主义改造是大势所趋,你们要认清这个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不久后,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这对于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有着重要意义。

这个过渡进行的十分顺利,1956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许多私营企业主动要求公私合营,这种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这种“大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自新中国成立起,中央经过了很多年的努力,孤立资产阶级,壮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为推动国家资本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这种“大势”水到渠成。

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私营企业自然会主动向国家靠拢,他们也可以从中获利。

在处理人民矛盾上,毛主席不赞同强迫,也不赞同诱迫,“暴力式”和“欺骗式”的方法都不是好方法,应该讲究自觉自愿。

毛主席总是说:“只要我们方法得当,一定可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正是因为毛主席真诚相待,刚柔并济,那些资本主义工商业才心甘情愿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这体现毛主席对“人心”的看重,如果失去了人心,哪怕暂时获得了成功,也不会长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个外国的学者评价毛主席和老蒋说:“蒋介石就是一介武夫,毛泽东是个思想者。”

确实如此,在国家管理上,毛主席更像个“艺术家”,他的思想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猫吃辣椒”的多种利用

毛主席这一“猫吃辣椒”的理论给很多行业的人,尤其是管理者带来启发。这里面包含两个重要的管理思想:第一,要让人自觉;第二,要让人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高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很多企业管理者都从中深挖管理思想。

而对于营销者来说,他们又从中得到一个重点——需求。

猫本身是不需要吃辣椒的,毛主席的方法就是给猫提供了吃辣椒的“动机”,让它产生需求,所以它会主动去吃自己不需要吃甚至是讨厌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和哈利卖柠檬水十分相似。

哈利是美国的一个大富翁,15岁的时候他在马戏团当童工,主要是做卖柠檬冰水的工作。但是马戏开始前,他却大喊:“来来来,不要钱的花生米,免费又好吃,每人送一包了!”

免费的花生米不要白不要,很多都抢着去领。马戏开始后,哈利又去挨座卖柠檬冰水,几乎每个领过花生米的人都抢着要冰水,这是为什么呢?难不成是拿了免费的花生,不好意思不买水?

当然不是!原来哈利在炒花生米时多放了一些盐,不仅口感更好,还更容易让人感到口渴。

这就是自己创造需求,毛主席的方法也是如此。

所以,毛泽东思想对各个行业的人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值得深入学习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