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主序星时期大概有100亿年,至今已经度过了漫长的50亿年,也就是说太阳的主序星阶段还剩下50亿年。如果你认为地球生命也能继续存在50亿年那就太遗憾了,因为在10亿年后太阳的温度就会比现在高10%左右,而每经过10亿年太阳的温度就会上升10%,这样一来地球上的气温也会在10亿-20亿年后就会变得无法适合生物生存。更可怕的是在大约40亿年后,太阳就会发生氦闪而开始膨胀,膨胀范围将覆盖地球轨道并吞噬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人类能够活到40亿年后,面对即将膨胀的太阳我们有没有方法在太阳氦闪之前拯救太阳,并让太阳恢复年轻呢?太阳发生氦闪后就只剩下10亿年的寿命,在这个时期太阳中心发生的核聚变反应的主要原料是氦,由于氦的核聚变反应速度更快,释放能量的膨胀力与太阳引力无法继续保持平衡,太阳将会膨胀到地球轨道并吞噬地球。对于人类来说要么跟流浪地球电影中的情节一样开着地球跑,要么扔下地球自己跑。那么以人类可能在未来能够实现的科技来说,有没有办法延迟氦闪发生的时间,延长太阳的寿命呢?其实还是有的,曾有一部电影叫《太阳浩劫》,电影中的人类制造了两枚特殊核弹,用两艘飞船将其投放到太阳上将太阳重新点燃。那你知道这两枚核弹是什么吗?实际上这并不是核弹,而是制造原子级黑洞的装置。原子级黑洞的寿命很长,蒸发掉一颗原子级黑洞的时间需要数百亿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置在太阳表面利用太阳物质制造出数个原子级黑洞后,这些黑洞会沉入太阳中心并在太阳的引力下做简谐运动,最终会停留在太阳中心区域。黑洞则开始吞噬太阳中心的氦,由于原子级黑洞的成长速度极其缓慢,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会引起太阳坍缩。黑洞吞噬太阳中心的氦,导致中心形成巨大的压力差使太阳外围的氢向中心区域填补。这些氢会参与到核聚变反应中,太阳氦闪就会被无限期推迟,而太阳会在数十亿年里继续保持以氢燃料为主的主序星阶段。不过由于黑洞吞噬太阳物质的过程不会停止,所以最终在数十亿年后,太阳还是会被全部吞噬而成为一颗事件视界直径为6公里左右的黑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以说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拯救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太阳的寿命。不过风险很大,因为这需要精准控制原子级黑洞的数量,数量太少起不到作用,数量太多则会导致太阳快速坍缩。那么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制造一个原子级黑洞呢?事件视界直径为一颗原子大小的黑洞,其质量差不多有近100万亿吨,相当于两个珠穆朗玛峰加起来的总质量,理论上只要将100万亿吨太阳物质压缩至原子大小就会制造出一颗原子级黑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只要在40亿年后向太阳发射超级压缩机,不断将太阳上的等离子体氢压缩,就能制造出原子黑洞并沉入太阳中心,而太阳就会恢复年轻并继续燃烧几十亿年。代价就是未来的太阳会成为一颗黑洞,由于太阳失去了膨胀过程。太阳系将不会再有形成新恒星的原料,永久陷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