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说过:“我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

确实,毛主席非常重视宣传的力量,以笔为刀,打得蒋介石没有还手之力。

比如在西安事变后,毛主席就写了一篇文章,把蒋介石发表的声明批驳得一无是处,还“劝”蒋介石修改一下他的字典,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在周恩来等人的斡旋下,才恢复了自由。

1936年12月26日,刚刚恢复自由的蒋介石,就迫不及待地发表了一篇声明——《对张杨的训词》。

在这篇《训词》中,有这样几句话:

“尔等过去受反动派之煽惑,以为余待人不公或对革命不诚。”

“尔等对于部下应告以此次事变受反动派煽惑之经过,以及余祗知有国不知其它之态度,切实安慰彼等,使彼等不因中央处置而有所恐慌。”

“余平日一心为国,一心以为精诚与教令可以贯彻于部下,绝不重视个人之安全,防范太不周密,起居行动太简单,太轻便,太疏忽,遂以引起反动派煽动军队乘机构害之祸心。”

可见,在蒋介石看来,张学良、杨虎城之所以发动西安事变,就是因为受了“反动派”的煽动、蛊惑,自己之所以被软禁,也是因为自己平时“防范太不周密,起居行动太简单,太轻便,太疏忽”,才给了“反动派”可乘之机。

总之,蒋介石完全没有认为是自己的错,一切都是“反动派”在作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毛主席在两天后,也就是12月28日,公开发表了一篇《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对蒋介石的言论进行了全面批驳,尤其是蒋介石口中的“反动派”,毛主席更是进行了非常“精彩”的解释,让人大呼过瘾。

毛主席是这么写的:

蒋氏没有说明他所谓“反动派”究系一些什么人物,也不知道蒋氏字典中的“反动派”三字作何解释。但是西安事变的发动,确系受下列数种势力的影响:

(一)张杨部队及西北革命人民的抗日怒潮的高涨;

(二)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的高涨;

(三)国民党左派势力的发展;

(四)各省实力派的抗日救国的要求;

(五)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六)世界和平阵线的发展。

这些都是无可讳言的事实。蒋氏所说的“反动派”,不是别的,就是这些势力,不过人们叫作革命派,蒋氏则叫作“反动派”罢了。

最后,毛主席写道:“我们劝蒋氏将其政治字典修改一下,将‘反动派’三字改为‘革命派’三字,改得名副其实,较为妥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蒋介石的那篇《训词》中,没有明确说明他认为的“反动派”是谁,但意思大家也都能猜到,就是暗指共产党,这也是蒋介石的狡猾之处,没有指名道姓地说出来,却让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谁,进可攻,退可守。

但是,在毛主席面前,蒋介石的这点伎俩就太小儿科了,你不是含糊其辞、指桑骂槐吗?那我就帮你解释一下,在你眼中的“反动派”到底都有谁,让全国人民都来看看,到底谁才是反动派,谁又是革命派!

毛主席列的这六种“势力”,都是主张抗日的,他们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就是在“逼蒋抗日”,这也是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意愿的,如果蒋介石把这些人当成是“反动派”,那么就是在跟大多数中国人为敌,站在了抗日的对立面。

这就是毛主席的过人之处,一眼就看穿了蒋介石的文字游戏,然后借力打力,把蒋介石的阴谋公布于天下,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次事变的真相,也迫使蒋介石不敢再对西安事变达成的协议翻脸不认账。

后来的历史也已经证明,在毛主席的披露下,也在全国人民的监督下,蒋介石不得不答应了联共抗日的主张,最终迎来了全民抗战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毛泽东智慧》《毛泽东完胜蒋介石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