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5年的深秋,金黄的落叶铺满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寒意。此时,张大春已经在军队中度过了七个年头。他身为炊事班长,已经尽职尽责地担任这个职务三年多了。在这三年里,他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的荣誉。

然而,由于中队编制人员相对较少,张大春虽然一直表现出色,但提干的机会却始终没有出现。他眼看着身边的一些战友一个个都得到了提拔,而自己却始终在原地踏步,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失落。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否应该继续留在军队,还是选择退伍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大春并不知道中队领导其实一直在为他争取提干的机会。领导们多次向上级汇报他的表现,并表达了希望他能够继续留在军队的强烈愿望。然而,上级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按照惯例,没有答复往往意味着不同意。

在研究年度老兵退伍计划时,中队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张大春列入退伍计划。这个决定虽然让张大春感到有些意外,但他也明白这是军队编制的现实所迫。在报上级备案后,中队在11月22日的全体军人大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但大春,这位在1978年踏入军营的老兵,对于曾经奋斗过的部队,始终怀揣着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他深知,在这个中队里,想要转为志愿兵几乎无望,而提升为干部更是遥不可及。继续留在部队,对他来说,似乎已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他的父亲和妻子的反复劝说下,大春终于下定决心,要告别这片曾经热血挥洒的土地,回归平凡的家庭生活。退伍的命令已经正式下达,他即将踏上归途,然而,心中的那份眷恋却久久难以散去。

七年的中队生活,仿佛一部漫长的史诗,在他的记忆中缓缓展开。每一砖每一瓦,每一草每一木,都承载着他深深的情感。战友们更是如同手足一般,彼此扶持,共同度过了无数难忘的时光。

命令宣布后,中队的退伍战士们陆续离队,但大春却迟迟未动。他有一个心愿,想要在离开之前,再为战友们做一顿丰盛的饭菜,以此表达他对这份战友情谊的珍视。然而,就是因为这顿饭,让他的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是当天做了那顿饭,大春白天就已经离开了部队。然而,就是因为做这顿饭,晚上,张大春留在了部队过夜。他本想着,明天一大早就离开部队。

凌晨三点钟,月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张大春的床铺上。张大春正沉浸在深沉的梦境中,身体随着呼吸轻轻起伏。突然,一阵急促而凄厉的哨音划破了夜的宁静,像是尖锐的刀片割破了宁静的湖面。

张大春猛地惊醒,他的心跳瞬间加速,睡意全无。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他立刻意识到这不同寻常的哨音代表着什么。他脑海中迅速闪过中队紧急集合的种种可能情况,最终,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犯人出事了!

他迅速翻身下床,手忙脚乱地穿上衣服。外面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点打在窗户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仿佛在为这突发的状况伴奏。张大春冲出房间,来到院子里。只见队长已经全副武装地站在那里,面色凝重地告诉他:“监狱里有两个犯人越狱逃跑了……”

队长的话音未落,张大春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这时,队长看到张大春出来,便说:“你马上就要回家了,这事你就不要管了,你回去休息吧。”说完,队长就要带队出发追击犯人。

然而,张大春却站在原地没有动。他知道事情紧急,但他更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我现在还是武警战士,有追击犯人的义务。”说完,他迅速站到了中队战士的队列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名成功脱逃的犯人,利用漆黑如墨的雨夜,悄然出现在了街头。他们四处张望,寻找着逃离的机会。突然,他们的目光锁定了一辆孤独行驶的小汽车,趁着司机不备,迅速冲上前去,用威胁和恐吓的手段成功拦停了车辆。

那两名犯人没有丝毫犹豫,强行夺走了汽车的驾驶权,朝着人迹罕至的深山驶去。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仿佛是在诉说着他们内心的慌乱和不安。

与此同时,监狱方面接到了报警电话,得知有两名犯人成功逃脱。干警们和中队官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穿上了雨衣,拿起了手电筒,冒着雨夜的寒冷和黑暗,迅速追了上去。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找到并抓捕那两名犯人,防止他们继续为非作歹。

除了干警和中队官兵,当地的警方也迅速响应。他们以监狱为中心,迅速布下了天罗地网。城区所有的出入口都设立了检查站,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严格的盘查。整个城市仿佛进入了一种紧张而有序的状态,每个人都在为了抓捕那两名犯人而努力。

第二天中午时分,干警们已经追到了距离监狱一百多公里外的山区。突然,他们发现了一辆翻倒在路边的拖拉机,两个受伤的农民躺在路边呼救。干警们迅速上前询问情况,得知他们被一辆开得飞快的小汽车给撞翻了。而那辆小汽车上的人竟然没有下来看一眼,直接开着车往山里跑了。

这一消息让干警们更加确定了那两名犯人就在附近。他们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指挥部,请求增援。很快,武警和周围的群众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山脚下的几条道路很快便被控制了起来。

然而,就在第三天清晨的曙光初现时,整个中队却笼罩在一片惊愕之中。一个惊人的消息犹如惊雷般在众人耳边炸响——那两名狡猾的犯人竟然成功地逃脱了我们的包围圈。原来,在过去的两天里,干警们、民兵以及那些积极参与追捕的骨干群众都分散在各个哨卡上,日夜坚守,希望能够尽快将犯人捉拿归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