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的一天晚上,北京一家中式饭店的包厢里灯火通明,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普通的家庭聚会,席间为首的老人示意晚辈们举起手中的酒杯,在共饮之前,满怀真情地叮嘱道:“你们多保重!”

当然,随着媒体的相关报道,在一些普通百姓看来这次聚会似乎又没有那么普通,因为参加聚会的竟是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的亲属,两位伟人的家人聚在一起,此等场面只需想想便不禁泪目。

原来,聚会是由王光美老人发起的,作为刘少奇同志的夫人,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回首往事,老人家以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消解着一切的痛苦,这次,把孩子们都叫来,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老了,你们要世代友好啊!”

聚会的最后,王光美老人很是欣慰,看着这些晚辈,她在送出最美好的寄托的同时,脑海里似乎又浮现出了当年她的丈夫刘少奇与毛主席并肩作战的场景……

刘少奇和王光美的婚姻是在1948年从延安的窑洞里举办的,当天,毛主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都来到了家中为新人祝贺,看到刘少奇生活上有了着落,毛主席发自内心地为他感到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两人的友谊早在大革命期间就建立了起来,最初的时候,同样是因为一次婚礼。

1922年夏,刘少奇从苏联学习后回国,来到了长沙清水塘参加革命,彼时,毛泽东正担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两人在长沙有了第一次见面。

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信仰,加上相仿的年纪,两人的距离很自然地被拉近,那段时间,他们互相欣赏,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从马克思主义到开展工农运动,有说不完的话题。

在一次闲聊时,毛泽东注意到刘少奇还没有结婚,便主动为他说起了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革命女性何宝珍这时正寄居在毛泽东夫妇的家中,也是一个上过大学的杰出知识分子,毛泽东心想她肯定和刘少奇有很多的共同话题,便和杨开慧一起做起了二人的工作。

最终,在毛泽东夫妇的见证下,刘少奇与何宝珍结为了夫妻,有过这层关系,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关系更为亲近。

此后的革命道路上,刘少奇一直坚定地支持着毛主席的战略指导,而毛主席同样对刘少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非常满意,到了1943年,都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两人配合得更加默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刘少奇更是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一直作为毛主席的副手工作,两人更是经常在一起彻夜长谈,毛主席还曾不止一次地向旁人说道:“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当时,两家都住在中南海,逢年过节,只要闲下来,两家人就会聚在一起吃饭,各自的孩子们更是在一起嬉戏玩耍,建立了下一代的友谊。

当时,两家是邻居,毛主席工作忙完的时候,经常会来到刘少奇家做客,两家如同亲人一般,每次来的时候都不需要提前打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刘少奇的几个孩子热情地喊着毛伯伯,毛主席也格外高兴,拉着他们的手,嘱咐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每每想到这些温馨的场景,晚年的王光美总是情不自禁地流泪。

1979年初,王光美回到了北京,或许是长期跟随刘少奇耳濡目染,又或许是自己性格本身的坚毅,此时的她没有被挫折打倒,反而更加坚强。

王光美承担起了继续教育子女的重任,她想着把刘少奇的良好家风流传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刘源小的时候,刘少奇就对这个儿子进行了非常严格的教育,在刘源小的时候,刘少奇就从来不许他在学校提及自己的名字,吃饭也都是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标准。

到了刘源14岁的时候,为了锻炼儿子的身体素质,刘少奇就把他送到了部队,在六十年代的全军大比武中,刘源凭借多年的刻苦训练,还获得了特等射手的称号,并且被选拔为了国旗护卫兵。

再后来,刘源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了农村插队,在那里,他同样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等他离开的时候,那些受到他帮助的村民纷纷流下了热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光美回到北京,对刘源的教育更是没有放松,她不止一次地劝儿子脚踏实地,多作为社会为群众有利的好事。

不仅如此,王光美也一直牵挂着毛主席的子女们,因为两家人里的长者如今只剩下了王光美自己,她想让两家的友谊一直延续下去。

王光美对每个孩子都这么说,当然,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王光美初回北京时,听一位老友说毛主席的女儿李讷长年沉浸在父亲逝世的悲痛之中,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直往医院跑,很少去上班,生活非常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王光美顾不上休息,便亲自带着家里的保姆赵阿姨,一起到市场上买了锅碗瓢盆和一些其他生活用具,来到了李讷的家中,给她做饭,和她谈心。

在王光美无微不至地关怀下,李讷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她满怀感激地喊着“光美妈妈”,这是李讷那一代人对父母至交的常用称呼。

后来,李讷在毛主席的卫士李银桥夫妇的撮合下,与王景清结为了夫妻,结婚的当天,王光美再次来到了家中,送去了自己的祝福,两家的感情更加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这些事情,王光美却很少在公众面前提起,因为在她看来,照顾李敏李讷都是自己的家事,她早已把她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在母亲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刘源也和毛主席的子女一直保持着长期的友谊。

1996年10月18日,时任武警水电部队政委的刘源正在三峡工程的工地上视察,已经在这里盯了好多天的他突然收到了一封信,看到信的署名时,刘源笑了出来。

原来,李讷也来到了三峡工程参观,她听说弟弟刘源正在这里工作,便想着见上一面,就托人给他送了一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源忙完工作后,立刻来到了姐姐面前,一个是毛主席的女儿,一个是刘少奇的儿子,两个伟人的后代刚一见面就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一旁的工作人员见到此情此景都不自觉湿了眼眶。

李讷握着刘源的手激动地对大家说道:“小时候我最喜欢源源了,那时候长得多漂亮,现在都是将军了!”刘源笑了,笑得是那般的朴实,仿佛往日的一切就发生在昨天那般。

原来,在刘源小的时候,李讷也住在中南海,她经常放学后跑到刘少奇家里,领着刘源出去玩,李讷可喜欢这个弟弟了,那时每次只要是弟弟的要求,她都会想着法满足。

如今看到弟弟已经成为了国家栋梁,李讷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刘源不仅经常去看望姐姐,而且还操心起了李讷儿子王效芝的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效芝是李讷和王景清唯一的儿子,到了婚配的年纪,一向与他家关系要好的刘源自然也帮姐姐参谋起了外甥的婚姻,当时,刘源主动当了王效芝的媒妁。

婚礼举办的时候,刘源更是忙前忙后,和姐姐李讷一起招待起了到场的毛家亲友,他的热情有礼让来宾都很满意。

婚礼现场,刘源似乎想起了小时候毛、刘两家的亲密,眼角有些湿润,只见他站在台上,有感而发,从容地说出了一番话:

“今天,毛泽东、刘少奇两位老人家,若在天有灵,看到我们两家人举行如此盛大的婚礼聚会,一定会为我们感到高兴,一定会为有这样的后代而自豪,一定会为‘换了人间今又是’,而‘泪飞顿做倾盆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刘源说了很多,现场更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喜极而泣,有的十分感慨,毛主席的外孙女孔东梅更是一路小跑,来到了刘源的身旁,兴奋地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悄悄说道:“刘源叔叔,你真棒!”

毛主席和刘少奇两家的友谊就这样一直延续着,普通而又温暖。

2004年6月的一天晚上,很少参加应酬,从来不主动宴请别人的王光美把儿子刘源叫到了身边,这一年,她8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光美看着已经成为中将的儿子,既开心又有些伤感,因为她知道儿子这么多年吃了多少苦,当然,欣慰更多一些,毕竟她没有辜负丈夫的嘱托。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王光美握着刘源的手,认真地嘱咐道:“过几天,你有空了,抽时间把李敏、李讷接过来吧,还有孩子们,我们一起吃个饭,现在我老了,走不动了,心里老挂念她们。”

刘源认真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往日里母亲一直关注着李敏、李讷的生活,他又何尝不是呢。

“等确定了时间,你要提前几天准备,别告诉秘书和旁人了,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聚聚。”

“好,我去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刘源挨个和两个姐姐打了电话,她们听到是光美妈妈邀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两家人约在北京的一家饭店吃饭。

当晚,王光美因为挂念孩子们,早早地就在儿子刘源的陪同下来到了饭店,她坐下后,嘱咐刘源到门口迎接。

第一个来的是李敏,她也已经68岁了,身体看上去还很硬朗,在她的身后跟着的是她的女儿孔东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源看到她们过来,赶忙迎上前去,兴奋地和李敏握了手,激动地说:“姐姐,你来了,最近还好吗?”

李敏也格外地开心:“好,都好,前些天,我和李讷来看光美妈妈,见到她身体安康,我们都很高兴。”

说着说着,李讷也来了,身旁站着的是她的丈夫王景清,说起王景清,和刘源家还有一段缘分,因为王景清曾担任过刘少奇的警卫秘书,刘源小的时候没少受到他的关怀。

这次,李讷还把自己的儿子王效芝带了过来,对于这个外甥,刘源打心里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的一行人在刘源和刘亭亭的带领下走到了包间,听到声音的王光美也站起身到了门口,在她一旁的则是家里多年的保姆赵淑君,她从1958年来到刘少奇家中照顾孩子,如今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李敏、李讷见到王光美,立刻走到了跟前,激动地与老人握手,王光美见孩子们健康,笑得很开心,紧接着,她们又和赵淑君握了手,感谢她对王光美多年的陪伴与照顾。

一家人聚在一起,轻松愉快地畅谈了两个多小时,王光美丝毫没有感到疲惫,在聚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她再次示意大家举杯共饮,并且真情地流露道:“我老了,你们要世代友好啊!”

孩子们纷纷点头,随着杯中酒一饮而尽,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毛刘两家人的友谊会长长久久地持续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在北京305医院病逝,葬礼上,李敏、李讷都赶来吊唁,姐妹二人望着王光美的画像,大声地哭了出来,李讷还泣不成声地嘱咐儿子:“帮刘源叔叔打理一切。”

王光美离开了,但两家人的友谊却没有减轻半分,之后的生活中,刘源时不时地就会把大家都叫到一起吃个饭,回忆过去的美好,畅谈各自的生活。

2008年,刘源带着王效芝到了湖南刘少奇的老家参加纪念活动,第二天一早,他们又到了韶山向毛主席敬献花篮。

一年后,刘源又组织孔东梅、王效芝等去了西柏坡参观父辈当年工作过的旧居,凭吊伟人的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过了一年,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晋升少将,刘源更是亲自把军衔命令状递到了毛新宇的手上,并向他表示了祝贺。

这么多年,两家的后人们从来没有断过联系,之所以很少引起关注,是因为他们一直牢记着父辈的嘱托,低调做人,踏实做事,而且他们也不用宣传,因为各自早已把彼此当成了家人。

昔日,毛主席和刘少奇的友谊十分坚固,如今,后辈之间的友谊亦如是,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