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加快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

中方提倡采取双向发力的策略

本报记者 刘 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4日 第 15 版)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至2024年助推全球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厄尔尼诺现象已显示结束迹象,今年下半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增加。今年7月至9月期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为60%;8月至11月期间,这种可能性达到70%。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以减轻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活动和民众健康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降低的气候现象,同时伴随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与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有关联。拉尼娜现象通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产生机制和对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现象刚好相反。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长期气候变化的暂停,受温室气体影响,地球将持续变暖。该组织在另外一份报告中表示,未来5年至少有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1.5摄氏度的可能性达80%,这意味着全球气温升幅正在逼近《巴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1970年至2021年间,全球各地报告的极端天气、气候和水相关事件引发的灾害达11778起,导致超过2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4.3万亿美元。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各国特别是气候脆弱国家对早期预警系统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巴雷特表示,落实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仍然是世界气象组织的首要任务。

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于2022年发起,旨在确保到2027年底,全球所有人都能享有早期气象预警系统的保护,免受极端天气、水或气候灾害事件的影响。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在国际电信联盟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支持下,由世界气象组织与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共同牵头实施。

6月10日至14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七十八次届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制定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路线图的重要性,并提倡采取双向发力的策略:一方面,世界气象组织需加强顶层设计,为技术共享、资金筹集、伙伴关系构建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撑;另一方面,应充分听取并满足会员的需求,特别是区域共同的需求,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与会员间的互助,总结并推广有效的实践与做法。

作为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融资机制之一,气候风险和预警系统倡议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提供770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为科摩罗、基里巴斯、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尼泊尔、所罗门群岛和汤加建立或强化灾害早期预警系统。气候风险和预警系统倡议主席杰勒德·豪表示,该计划将为上述7个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建立准确、及时的多灾害早期预警系统,惠及6100多万人。

“早期预警系统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生命线,能为政府、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拯救生命和减轻灾害对经济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巴雷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