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时期,浦城有位叫陈御幹的人,家里比较富有且乐善好施,尤其是对待道士,更是礼遇有加,还会挽留在家歇脚。

宋代时期,浦城有位叫陈御幹的人,家里比较富有且乐善好施,尤其是对待道士,更是礼遇有加,还会挽留在家歇脚。

有一天,来了一名吹铁笛的道士,御幹盛情挽留他,道士便停留下来,晚上在他家居住,白天去和丰道院。

每天早上,御幹都会去等候道士,殷勤备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段时间,道士忽然对御幹说:“你的礼节很是周全,我在你家也叨扰很久了!”

御幹感觉道士话有所指,于是,第二天黎明就赶去等候,等了很久,才见到道士。

道士说:“你既然来了,那就给我一起走吧!”意思是打算收御幹为徒,带他去修行。

御幹欣喜之余,忽然想到自己的诺大家业,就说:“您先等我一下,我回家把钥匙都带走。”

等御幹带着他的钥匙兴冲冲回来时,道士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一只铁笛,御幹很是失落,但也无可奈何。

道士离开后,御幹竟掌握了出神之法,他依靠这个本事,可以预先了解到其他州郡所缺物资及价格,然后就收集货物赶去售卖,因此获利颇丰。

渐渐的,御幹积累了大量财物,富甲一方,当地人称其为“陈半街”。

这件事记载在古籍《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

御幹慕道,自然是有修道之心,估计他也是希望能遇到一名得道高人的引导,这种机缘或许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可是当真正遇到了,御幹却无法断然放下对家财的挂念,导致机缘错失。

御幹仅凭出神之法就积累了如此多的财富,如果真能断然去跟随铁笛道人,或许得到的就不止是这些了!可是有几人能从名枷利锁中超脱出来,去真正思虑身后之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