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约君说

不少中风患者都听说甚至服用过安宫牛黄丸

有人将它在家中常备,

还会时不时吃上一颗,

据说能强身、健体,还能降压?

近日,这种“急救药”又火了,

原因在于——涨价

6月11日,某知名品牌官网显示,港版1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调整为128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189元),6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为768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7133元),每粒规格为3克。此前,每粒港版安宫牛黄丸售价为106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85元),一粒价格涨幅超过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某品牌官网

该品牌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港版安宫牛黄由该品牌旗下港股控股子公司生产,销售主要面向海外客群。对于内地销售的安宫牛黄丸是否会提价,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那么问题来了:

昂贵的安宫牛黄丸究竟有什么功效?

真的有那么“神”吗?

有约君就几个热点问题来和你聊聊

问①:

安宫牛黄丸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安宫牛黄丸的组方为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和冰片等,金箔为“外衣”。

在往年的惊蛰时节,“惊蛰吃安宫,预防中风”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大科主任林定坤教授此前就此话题提醒,安宫牛黄丸仅用于治疗痰热所致的高热、惊厥、抽搐等急危重中风之证。

站在治未病的角度,安宫牛黄丸性极寒,只适宜痰热壅盛体质之人食用,本身虚寒之体用之寒处更大,定会损伤人体阳气,百无一利。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专科主任医师胡世云指出,在安宫牛黄丸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详细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病毒性脑炎。临床实验提示疗效满意。

二、急性脑中风。短期内使用确有效果,但只能用于中风阳闭证

三、颅脑损伤。辅助缓解高热、昏迷、抽搐、惊厥等。

四、多种疾病导致的高热、昏迷。但不可长期使用,否则易有朱砂雄黄中毒风险。

五、其他:佐治小儿热性惊厥、癫痫、高血压性脑出血、尿毒症等,或有效果。

什么是“中风阳闭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药学部郭冠恒主管中药师指出,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中风是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在本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阴阳偏盛;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盛,气逆血瘀。

临床上,根据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

中经络者,病情较轻,病位较浅,一般无神志的改变,仅见口眼㖞斜,言语不利,或有半身不遂;

中脏腑者,病情较重,病位较深,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㖞僻不遂,并且常有发病先兆及后遗症状出现。

中风-中经络一般分为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风动、气虚血瘀等几种证型;而中风-中脏腑则分为闭证(阳闭、阴闭)和脱证

安宫牛黄丸只适用于出现比如牙关紧闭、二便闭塞、两手握固等中风阳闭证的患者。

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众号,针对是否可以服用安宫牛黄丸,有几个症状可以参照判断:

一是“热”,患者发热,或面紫红;

二是“昏”,患者昏迷或烦躁不安,乱说话;

三是“望”:舌质红,舌苔黄,呼吸深快;

四是“闻”:口气重。

符合症状的患者给药会相对安全,但是还是建议在医生诊治之后服用更好。

问②:

安宫牛黄丸需要定期服用吗?

有人说安宫牛黄丸是预防中风的神器,有人认为是中风后康复的救命稻草,也有些人长期服用安宫牛黄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视觉中国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专科主任医师胡世云澄清,安宫牛黄丸既没有预防中风的作用,也不需要定期服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姚媛曾经在接受广州日报健康有约采访时介绍,安宫牛黄丸的组分包含了矿物类药如朱砂、雄黄,这类药含有硫化汞、二硫化二砷等物质,不正确使用容易导致汞或砷中毒。如有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安宫牛黄丸作为日常保健,则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致病”。

问③:

安宫牛黄丸存放越久越好?

有一种说法是:安宫牛黄丸存放时间越久,价值越高。对此,姚媛指出,虽然安宫牛黄丸有金箔为衣,蜡作壳,但药中的各成分也会因储存环境和储存时间的变化发生分解,进而影响疗效,因此规定其有效期为5年。所谓的“安宫牛黄丸年代越久远越好”没有科学依据!

日常保存安宫牛黄丸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如果放入冰箱冷藏,应先用防水纸包裹,用密封袋封存后再放入冰箱。

问④:

安宫牛黄丸可否自行服用?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黄理金曾经在接受广州日报健康有约采访时介绍,安宫牛黄丸是处方药,它的使用说明中还特别强调了“毒性”,必须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服用。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中风了,最重要的是及时识别并拨打120。请不要掐人中,也不要因为翻箱倒柜找“救命药”而耽误了打120的时间!

问⑤:

安宫牛黄丸红色和绿色的包装

有什么不同?

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有约君看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包装,有种流行的说法是:“一种是救命,一种是保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某电商平台页面截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药学部李丽明主任中药师解释道,其实这两种包装的安宫牛黄丸只是在组方成分和价格上存在一些差异。

通过部分产品的说明书可以了解到,红色铁盒装的牛黄和麝香采用天然牛黄和麝香,并包有可以减少药丸与空气接触的金箔衣,金箔也是一种中药,有镇心,安神,解毒的作用,它还可以延缓药材的氧化过程,更好地保存易挥发药材的药效,延长保存时间,但价格较贵;而绿色锦盒装里的牛黄和麝香一般为人工牛黄和人工麝香,但价格相对便宜适应证并无太大的差别。

中风防治知多D

对于中风患者的抢救,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快速识别中风的方法——

记住“中风120”和“BE FAST”口诀:

“BE FAST”

B即“平衡”(Balance),指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或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即“眼睛”(Eyes),是指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即“面部”(Face),指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即“手臂”(Arms),指手臂突然无力或麻木;

S是“语言”(Speech),指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即“时间”(Time),出现上述症状提示可能是卒中,一定不要等待症状自行消失,需要立即拨打120,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进行规范治疗。

“中风120”

“1”看——脸不对称、嘴歪;

“2”查——上举两只胳膊,单侧无力、不能抬;

“0”听——听起来说话口齿不清。

若突发上述症状,需立刻拨打120。

日常中,与其相信某些“神药”能够预防中风,不如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限酒;管理好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如果有房颤的患者要积极控制症状;生活中积极锻炼身体;注重健康饮食。

从中医角度来看预防中风和复发,广东省名中医、知名中医脑病专家黄燕教授建议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田七等;高脂血者可以加用首乌、草决明、生山楂、灵芝等。

六款药膳推荐:

1. 桃仁决明蜜茶:桃仁(打碎)10克,草决明子12克,清水2碗(约400毫升),白蜜适量。

2. 山楂荷叶茶:山楂20克,荷叶10克。

3. 独活黑豆小排汤:小排250克,独活15克,生姜2片,黑豆50克。

4. 丹参田鸡汤:丹参15克,红枣5个,田鸡250克,生姜2片,米酒一匙,食盐少许。

5. 淮杞甲鱼汤:淮山30克,杞子15克,红枣去核10个,甲鱼一只(约300克),生姜2片,酒一匙,盐少许。

6. 党参圆肉炖老鸽:老鸽子2只,党参30克,龙眼肉20克,枸杞子15克,黄精20克,生姜两片。

整合来源:健康有约、广州日报

图/详见图说

编辑/徐依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