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2024上半学年的结束,日前,虹口区市场监管局凉城所在上海市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的特色课程“食安课程进校园”活动也迎来了本学期最后一节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法人员邀请学生成为食品安全巡查员

“同学们,食堂使用不同颜色的容器、抹布来区分不同用途的原因是什么?”“防止生熟交叉污染。”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消化本学期学到的食品安全理论知识,在本学期最后一节课中,学生们走出教室,跟随执法人员来到学校后厨了解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原料采购和储存流程、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等内容。在执法人员的讲解和引导下,学生们“零距离”了解了平日里,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如何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规章制度进行食品加工和制作,对校园食品安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们边听讲解边抢答

“大家对这些健康证有没有疑问?”执法人员还带领学生们到学校餐厅,指导大家如何检查台账。最后,执法人员为学生们颁发了“小小食品安全员”的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们在执法人员指导下检查食堂台账

据悉,本学期的食品安全课程既有理论课,也有实验课和实践课,旨在全方位地让学生们掌握更多食品安全知识,认识“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性。学生们对一学期的食安课程感触良多。虹外一小学生朱羽辰不仅学到了食品安全知识,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她对未来还有了新的规划,朱羽辰说:“ 本学期的课程中,我对检测瘦肉精的实验课印象最深,不仅学到了检测方法,也让我对食品检验员的工作很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凉城市场监管所为学生们颁发“小小食品安全员”证书

不少学生还将课堂上学到的食安知识与家人分享,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守护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安全。虹外一小学生宋笑然告诉记者,他现在和家人去菜场买菜,会给他们讲解食安知识,家人都觉得这些知识很实用,不仅买菜有了保障,吃得也更放心了。

据了解,区市场监管局凉城所的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自2017年就开始举办,经过精心设计打磨,到2020年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食品安全课程。目前,区市场监管局凉城所已专门成立了一支青年骨干宣讲团队,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们科普宣传食安知识。

区市场监管局凉城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办食品安全进校园课程旨在让学生更多地提升自我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引导一个学生,教会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关注关心食品安全,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良好氛围。

下学期,区市场监管局凉城所还将升级食品安全课程内容,课程将不再局限于校园内,执法人员将带着学生“走出去”探索更多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领域,进一步提升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

记者:顾俪

图片:顾俪、区市场监管局

编辑:顾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