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一条街道上,全部都是猪屎,你信不信?

估计你不信。

不仅你不相信,我自己也有点不敢相信。

但事实的确如此。

我居住的地方就是遍布猪屎猪尿。

这个地方是茶陵桃坑乡坑口街。

这条街约有五百米长,两边住有上百户人家。

在我印象中,从小到大,这条街遍地都是猪屎。

尤其是街尾,不仅遍布猪屎,而且还有许多粪坑,整条街都是臭气熏天。

我的童年少年都是在这里度过,即使去了省城,我每年都会回来,因为我的父母在这里,他们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不得不回来。

往往刚下车,一股浓浓的猪屎臭味就迎面扑来,让人心肺翻沸,恶心不已。

为什么是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养猪。

客家人生活在山区,以前生活非常的清苦,很多人家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回肉。

主要原因是没钱。

在生产队出工,一个壮劳动力一天可以挣十个工分。

十个工分值多少钱?

二毛。

这是比较好的生产队,差的估计只有一毛。

也就是说,一个壮劳动力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挣六元。

一家子的吃喝住行全指望这六元。

自然吃不上肉。

有人可能会问,会不会因挣不到钱而饿死人?

这倒不会。

这与生产队的分配机制有关。

只要你是生产队的人,不论你挣不挣钱,都是平均分配。

每次打下来的稻谷、红薯之类粮食作物,都是按人口分配,与你有没有钱无关。

当然,年底的时候统一结算。

如果你挣的工分少,欠了生产队的钱,也不用给钱,在账本上会记上一笔欠费。

如果你挣的工分多,生产队应该给你钱,这个有点不好说了。

生产队如果有结余的话,可能会给一点,但大部分没有钱,只能在账本上记上生产队欠你多少钱。

至于,你有没有肉吃,就自己想办法吧。

想什么办法呢?

自己养。

于是家家户户养猪。

在街上养猪,不比在乡下,有专门的猪栏。

街上是没有的。

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因为没有地方。

街上的猪是跟家人住在一起的。

可以说,是同吃同住。

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睡在床上,它睡在地上。

要拉屎撒尿怎么办?

我们去粪坑,它就去街上,当着大家的面拉。

按理来说,它应该去粪坑,但它是猪,不是人,不会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当然,也是为了省事。

所以大街上遍布了猪屎猪尿。

我们家也是年年养一头猪。

一般是过年之后,会买来一头小猪,放在家里,与我们同吃同住。

当然我们吃米饭,它吃米饭汤加米糠。

它住的地方,就是我家楼梯板下面。

楼梯边上钉有木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杂屋。

它就睡在里面。

每天到了晚上,阿妈就要我把猪赶出去,去街上拉屎。

我一般无动于衷。

一是麻烦。

赶猪绝对是体力活。

关键是它不会听你的话。

你要它向东,它偏向西,或者向南,总之不会向东。

又打又骂之下,它"嗷嗷"到处乱窜。

踢翻桌凳是小事,如果掀翻了菜碗,完了,一顿"啪啪"会铺天盖地而来。

这时候,嚎叫的不是猪,而是我。

所以不赶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二是赶出去也没用。

猪跟人差不多,不是你说有就有,而是需要它自己说。

往往是,它到了大街上,却没有半点便意,相反唱歌跳舞,四处乱窜,踩满了猪屎,又牛气哄哄回到家里。

它走一路,臭一路,很难闻的。

当然,闻多了就有免疫力。

这家伙经常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就在边上拉屎撒尿。

我们见了自然会"啊啊"地叫二声,但仅限于叫,如果赶它走的话,它会边走边拉,范围更广,清理起来更麻烦。

再说饭香啊。

比起饭来,这个事真不是事。

当然,也要看阿妈的眼色。

如果她倏地把碗筷在桌上一顿,瞪起眼厉声地喝道:"赶!"

我们会闻声而起,拳打脚踢,打得它杀猪叫。

折腾十个月左右,它终于不折腾了。

因为它走到了猪生的终点。

年底时刻,家家户户会杀年猪。

我家会叫屠夫老板。

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这样的老板。

他来了,立即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猪一命呜呼了。

这时,阿妈会放上一挂鞭炮,烧几刀黄纸,认真地对猪说:"猪大哥,你下辈子投胎做人吧,不要做猪了。"

我们听了会格外地兴奋。

因为有猪肉吃了。

当然,首先开吃的不是我们,是大人。

杀了猪,家里会摆上一桌,是谁?不记得了,估计大队领导之类。

他们吃完喝足之后,我们才可以上桌。

其实,站在桌外的我,口水早就流了一地。

急不可耐的我,会精准地瞄准碗里一块肥肉,以不及迅雷掩耳之势,抓起丢进嘴里,还没感到味道,猪肉就没了踪影。

连吞了五、六块后,才慢了下来,才能真正体验到猪肉的香味。

真的香啊!

我感到这是人间最美的香味,没有之一。

客家人夸人,往往会说:"你长了一张吃猪肉的嘴巴!"

我认为是极准确的。

我始终认为,天天吃猪肉的人,一定是能当大官。

因为他为了天天吃肉,一定会努力向上,最终的结果是,他当了官,当了大官。

莫言当年写小说,也是听说写小说,有猪肉吃,所以就拼命地写。

猪肉有时也可以成为人生的驱动力。

我们吃完后,周围的邻居会围了过来。

干什么呢?

借肉。

有的人家早早就把猪杀了,现在闻到猪肉的味道,想吃怎么办?

去借,然后自己杀猪再还回去。

现在对猪肉没感觉,以前却不是这样。

阿妈有一次难过地说,有一次我路过一户人家的门口,里面飘来一股浓浓的猪肉香味,引得自己口水直流,但又不敢进去。

只好强忍着伤心的泪水,回到家里,嚎啕大哭一场。

有的建筑工人一年到头看不到一个女人,所以他们说,现在看到一条母狗都十分的亲切。

这就叫饱汉不知饿汉饥。

当然,吃了拿了之后,还会剩下许多。

一般会做成腊肉。

很多人家图省事,会在肉上抹上盐,在阳光下暴晒。

这样的肉很香,但不如柴火烟熏香。

客家人的柴火腊肉,才是真正的腊肉。

外表虽然漆黑,刮干洗净之后,里面有一层金黄色的透明油质,红色的肉夹杂其中,散发一股自然的清香味。

或蒸或炒都可以,不用放任何调料味,端上来香味扑鼻,入嘴之后,愉悦感会弥漫全身,神清气爽,顿觉天地之间不过如此,会升起一股独霸天下的雄心。

其实男性的荷尔蒙,就是从吃肉开始,小草绿叶从来就不是男人的选项。

我们家吃腊肉的时间不长,一般是五月份就结束了。

然后是漫长的等待。

我们家不是没有钱,因为我父亲有工资,但阿妈从来不买。

我们只好忍着,有时看到别人吃肉,会有口水。

最佳的办法是,赶紧离开。

站在僻静处,让怦怦直跳的心缓缓地平息下来,当然不能哭。

男人是不能流泪的。

可以仰天长啸一声,默默地问天问地:

什么时候,我可以美美吃了一顿猪肉?

(李苏章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