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在《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一周年之际,正式修建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该陵园是分布在朝鲜的几十个志愿军烈士陵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所以工期较长,需要迁建的志愿军遗骸数量众多,得分批迁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春季,一位志愿军首长带着一群志愿军战士来到大榆洞,这里曾是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初期的司令部,也是毛岸英烈士的牺牲地。

众人此行的目的就是将1950年牺牲在此处的毛岸英和高瑞欣两位烈士的遗骸一同迁葬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然而就在战士们拿出铁锨铲土的时候,远处有位老太太携带着自己的孙女边跑边喊道:“这是我儿子,谁也不能迁走!”

等她们来到坟墓边时,众人看见老太太眼角全是泪水,众人问道:“老太太,您是附近的人吗?这埋着的可是我们志愿军战士。”

老太太哽咽着说道:“我是朝鲜人,我会说点中国话,埋在这里的人是我儿子,你们不能把他迁走!

志愿军战士们这下犯难了,这里埋着的明明就是在“联合国军”轰炸下牺牲的我方两位战士,怎么会是老太太孩子呢?她到底是谁,与毛岸英究竟有何关系,为何阻止志愿军战士们迁坟?

这得从毛岸英的过往经历说起:

1922年10月,毛岸英出生于湖南韶山,他的童年过得非常艰难,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他跟着父母四处奔波,就连毛主席都在感慨那个年代的革命者孩子都是吃百家饭,行万里路。

他5岁那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量共产党人死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毛主席去湘赣边界组织并指挥秋收起义,母亲则带着毛岸英兄弟俩去外祖父家避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主席和毛岸英

8岁时,杨开慧被反动军阀何键抓捕,毛岸英兄弟几人也被抓进监狱,没过多久,杨开慧就英勇就义,毛岸英则和两位弟弟被保释出狱,几人来到上海后原以为可以得到救济,过上一段安稳日子,但没多久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毁灭性破坏,毛岸英的小弟毛岸龙失踪,只剩下他和毛岸青两人流落街头,他们当过学徒,卖过报纸,也推过人力黄包车,过了几年不堪回首的流浪生活。

1936年,红色牧师董健吾顺利找到兄弟二人,并与地下党组织进行对接。通过张学良这层关系,托东北将领李杜将兄弟俩送往欧洲,辗转来到苏联进入莫斯科国际儿童院。

进入儿童院学习后,无疑表明兄弟俩就此告别过往的流浪岁月,也将正式开启学习的历程,毛主席得知两个儿子饱受磨难但平安无事后,甚为欣慰,特意给远在苏联的二人写去家信:

“亲爱的岸英,岸青,这些年来我一直挂念你们,知道你们几年的流浪生活,我深为痛心,但得知你们现在情形较好,学习也有进步,看到你们的照片后,我感到很欣慰,但现在国内情形不方便,拖到现在才给你们写信,我是很盼望你们能回信啊!”

此后父子三人经常以书信作为沟通方式,话语简短,却饱含相思和关心,毛岸英也在父亲的影响下,热爱学习,誓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他多项成绩都名列前茅,原以为一切都在按照正常轨道发展。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开局大出所有人预料,苏军节节败退,整个苏联形势异常危急,由于中苏之间签订了关于不让中国孩子上战场的规定,毛岸英三次向斯大林写信请战,信中表达出自己想上战场的坚定决心,想要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尽一份力,但斯大林可能忙于部署战事安排,并没有给他回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岸英兄弟俩和周恩来夫妇

一天,苏军政治部副主任曼努伊尔斯基将军在一次看望国际儿童院的过程中,毛岸英对他说出自己想参军的想法,这位将军在与毛岸英交谈中了解到这个年轻人对战事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对政治问题异常关心,同时也为他的参军热情而感到欣慰,于是同意让他先去军校学习,看考核成绩再决定能不能上战场。

就这样,毛岸英先后来到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校期间,他学习了不少军事理论和实战技术,多项成绩都比较优异,因此在毕业之时,毛岸英被授予中尉军衔,并正式成为苏军一员,他担任坦克连指导员,参加过解放白俄罗斯,捷克等地的战争,取得不俗战绩。

1946年初,欧洲战争早已结束,正好在苏联进修的延安医生准备回国,毛岸英也想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临行前,斯大林特意接见他,为了感谢他为苏联卫国战争做出的贡献,斯大林特意赠送给他一把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手枪。

回到国内的毛岸英也一刻没有闲着,毛主席让他去“劳动大学”补上一课,去解放区搞土改,要全身心为人民服务。

在解放战争期间,毛岸英始终活跃在基层,得到了充足锻炼,他白天工作,晚上攻读不少马列著作,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毛主席感到很欣慰,鼓励道:“只要始终保持热情,持之以恒做一件事,不要做那种违背人民利益的,带有个人虚荣心的事情,总会有进步的!

可以看出毛主席还是相当看重毛岸英,并希望他能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用实际行动造福一方百姓。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他原先打算在基层再工作至少十年,磨砺自己,可不成想计划赶不上变化,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朝鲜人民军打得节节败退,朝军兵力被压缩至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美军索性派出多架战机对我国安东(今辽宁丹东)地区进行狂轰滥炸,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更直接造成我国无辜老百姓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岸英

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毛岸英立即向自己的父亲递交了参加志愿军的申请书,毛主席对自己儿子的这个决定感到很欣慰,很有积极性,能在国内起到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但是也有人劝说毛主席:岸英同志在机器总厂的工作量比较繁重,日常运转都忙不过来,这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去了。

但毛主席是对抗美援朝持支持意见的,所以回复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还有谁愿意去,要是中国老百姓都不想让自己孩子去,就没有志愿军了!

彭德怀担任志愿军司令,知道出征具体时间后,特意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毛岸英一直在旁边陪伴,彭德怀看到许久未见的毛岸英,笑着说道:“岸英长结实了,在机器厂待得还习惯吗?”

毛岸英笑着回答:“彭叔叔,机器厂很好,不过这次我也想去朝鲜,可以吗?”

彭德怀听后一惊,说道:“那可不行,朝鲜可不比国内,我们的敌人是美军,他们有飞机到处轰炸,你在机器厂待着,搞地方建设也是在支援我们!”

后来毛主席亲自设宴替毛岸英说话,毛岸英才如愿以偿成为志愿军一员,彭德怀看着毛岸英,严肃地说道:“我同意你去,不过你得听从我的安排!”

毛岸英激动地说道:“是,保证听从您的安排,让我干什么都行,只要能让我去朝鲜,为国家,为人民尽份力!”

彭德怀说道:“你在苏联待了好些年头,会说俄语吧,你就在我身边当翻译官吧,到时候少不了和苏联人打交道!以后你就是我的参谋了!”

毛岸英喊道:“谢谢彭总!”

说完这话,毛岸英就朝彭德怀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彭德怀和毛主席

彭德怀这会才开怀大笑,对着毛主席说道:“主席啊,谢谢你给我送了个好兵啊,我对打赢这一仗又多了份把握!还有件事,您亲自把儿子送到前线,这件事要是让记者们知道了,那每天都会有大篇幅报道咯!”

毛主席沉思了一会儿,回复道:“你说得没错,这件事就别让他们知道了,否则传到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耳中,又要说我是个好战分子咯!”

彭德怀虽然是笑呵呵地和主席讨论此事,但心中难免很紧张,我们是有不惧任何人的决心和勇气,但凡事都有个万一,毛岸英毕竟是毛主席长子,才从苏联回来没几年,毛主席此次送子参军,是表明抗美援朝的态度,但是战争不是过家家,真要有个万一,这可怎么交待啊?

彭德怀盯着酒杯,念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主席,这事,您要不再斟酌一下?

毛主席立刻严肃地回答道:“彭老总,你刚刚可已经答应我们了,你作为志愿军司令员,怎能言而无信……”

彭德怀打断了毛主席的话:“可,可是,岸英他……”

毛主席也打断了彭德怀的话:“别可是了,就收下他吧,老彭,打仗总要有人去的,我作为军委主席,就应该让他去前线磨炼,哪个战士不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了新中国有个持久和平的发展环境,我们只能从中取舍,再说了,岸英会说俄语,也懂点英语,到那边能方便许多!”

彭德怀听到这番话两眼泛红,他知道毛主席这是为了中朝两国的友谊,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命运,才将自己的家庭给押上去,这是一场不得不打胜的战争,彭德怀拿起酒杯一干为敬,大声说道:“主席,我听你的,岸英,收拾好行装,我们过两日就出发!”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将士们兵分三路秘密跨过鸭绿江,彭德怀在与金日成会面了解战事情况后,决定在朝鲜北部的大榆洞设立临时司令部,一行人中,只有彭德怀,邓华,洪学智等几位高级干部知道毛岸英身份,其余人都以为彭老总身边跟着位会翻译的“刘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