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 觉传达设计学院毕业展,以“生生”为主题,旨在展现设计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同时也是对每一位毕业生在学术与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最好诠释。

本次毕业展的作品,凝聚了同学们四年的学习成果与心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们对设计的热爱与执着,对创新的追求与尝试。他们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将生活中的点滴灵感转化为充满创意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设计的魅力,更传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期待每一位毕业生都能保持对设计的热爱与追求,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同时,我们也希望你们的作品能够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未来的道路,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为社会的发展增添更多的艺术光彩。祝贺你们,启航吧,创无界,展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骨”为今用》

All Things Thrive And Flourish

作者:魏来

指导教师:刘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介绍

以姓氏甲骨文形态为例,根据合体字的设计方法,借笔重用,增减拼字,拆笔化形,试图从中寻找与现代汉字的结合点。在字体设计中不仅保留了甲骨文的形态特征,并且融入现代汉字的实用性和易读性。通过这一实践,我希望能够探索甲骨文与现代汉字在历史演变中的微妙联系,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可能性。

导师评语

魏来的研究方向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将甲骨文的古老形态与现代汉字的实用性相结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字体设计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借笔重用、增减拼字、拆笔化形等设计方法,充分体现了对甲骨文形态特征的深刻理解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巧妙融合。

我不怕

I'M NOT AFRAID

作者:王梓苡 杨为钧

指导教师:赵袁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右滑查看更多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右滑查看更多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作品介绍

本项目研究了恐惧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每个人在童年时期甚至是现在都会发自内心的恐惧某件事或物或人。而缓解的方法大多都是在成长中被迫自我治愈,鲜少会把这种恐惧当作一种需要认真面对的事来看待。我将收集到的孩子们亲手绘制的自己所恐惧的形象二次加工,变成可能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物,并以玩具的形式呈现因为玩具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伙伴,希望借此形式能让孩子们去接受那些恐惧,踏出勇敢的第一步。

导师评语

两位同学勤奋好学,善于发现一些微小的点,并能够用新颖的设计手法来进行表现。这次的作品《我不怕》具有独到的设计见解,并将设计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走进群众,做真正有益于社会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完善且优秀的毕业设计。

《兴盛之城·古韵今风

作者:丁纪元

指导教师:杨兆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右滑查看更多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介绍

在完成该毕业设计过程中,我深感荣幸能够探索并呈现我的家乡——辽宁省兴城市。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兴城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发现于唐朝初年的兴城温泉、始建于明代的兴城古城、被誉为“辽东湾第一大岛屿”的觉华岛。

导师评语

在兴城城市文化旅游品牌设计的毕业项目中,这位同学表现出了卓越的综合素质。她在对课题深入地理解的基础上,独立进行文献搜索和实验。其创新能力在作品’兴盛之城,古韵今风’的概念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其中巧妙地运用了交互海报设计,将“古韵”和“今风”两个概念在视觉上联系起来。在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中,积极主动,认真对待每个反馈意见,并能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通过这次毕业设计的锻炼,使她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隐形的隔阂

Invivisible Barriers

作者:李嘉青

指导教师:杨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作品介绍

本设计的主题是数字鸿沟。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即用围棋的手法制作的数据信息可视化,初衷是希望把一百位受访者的调研数据统计出来。而围棋是最具中国元素代表的事物,每一颗棋子都代表了一位受访者,黑白棋代表了不同调研结果,组合在一起问卷调研的每一道题目都可以形成一个不同的棋局。这样一来,调研数据的信息可视化就变得更具有新的意义。希望可以通过此设计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推动多学科一起解决数字鸿沟这一社会问题。

导师评语

该生毕业设计完成了论文中的部分设想,将数字化现象、数字化问题融入设计中,符合设计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而此设计的创新点在于具有跨学科的艺术视角,用新媒体艺术的设计来引起社会科学、文化研究和技术领域的关注,多学科一起缓解数字鸿沟的社会现象的想法很有新意。

《极地潮声》

Polar tidal sound

作者:万里洋

指导教师:邵新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作品介绍

在通过艺术形式探索南极圈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并呈现出生态平衡的脆弱与重要性。设计通过视觉艺术作品展现南极圈的景观、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南极圈的影响,引发观众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和思考,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南极圈的生态平衡。

导师评语

万里洋同学在本次毕业设计中表现优秀。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学术素养,还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还为自己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希望万里洋同学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鹞”望春归

作者:曲芳艺

指导教师:孟宪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右滑查看更多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介绍

南通板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独特的平面六角风筝外形而闻名,提取南通板鹞的外形绘制筝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吉祥的元素春燕,锦鲤,祥龙,荷花等相结合,提取外形元素并进行几何化概括重组,结合构图作为新筝面,选用“七星板鹞”排列方式由7个风筝角角相连排列而成。

导师评语

在毕设中,学生展现了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良好的创意思维,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艺术技巧,还能够将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作品注入独特的个人风格。在前期沟通中,该同学积极倾听修改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最后呈现较好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韵盛京》

WINTER RHYME SHENG JING

作者:尹钰杰 屈岳 纪程棋

指导教师:刘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作品介绍

在华夏大地的广袤疆域中,冰雪之韵独特而瑰丽,它不仅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礼物,更是激发我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源泉。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由辽宁承办,作为在辽宁学习与成长的鲁迅美术学院的学子,秉持着“设计为人民”的设计理念,决定以“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可持续设计”为主旨,拟定“冬韵盛京”为主题。我们通过平面设计的独特语言,捕捉冰雪运动的激情与魅力,展现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冰雪运动的视觉元素,以及沈阳非遗文化、美食、人物、动物、地标、建筑等并从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元素,如雪花、运动员、地标等,将它它们巧妙地融入设计中,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并最终形成展板与动态设计。

导师评语

“冬韵盛京”这一毕业设计作品,选题独特且富有时代意义。他们以“冬运”为主题,结合沈阳的文化背景,不仅对于地方特色和中国体育盛事有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创意能力。在视觉表现上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设计能力。熟练掌握了相关的设计软件,使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更加出色。

伏愿甲马

作者:魏予欣 陈世玉

指导教师:李欣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右滑查看更多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作品介绍

“甲马”是云南白族的雕版印刷品,在数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中,白族人们生活规律与大自然的四季同步,面对着岁月流转与生活的期盼,白族甲马承载着用理想主义色彩搅拌起来的缤纷生活的祈愿与向往,在云南这片广袤、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导师评语

选择呈现非遗数字化作品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作品《伏愿甲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白族甲马”为数字化管理对象。建立了系统的甲马数智库,对传统艺术形式、手工艺技术、民俗活动等进行记录和存档。对采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分类、归纳与谱系。其中包括了甲马的色彩数据、形态数据、工艺技术等,使其得到更好的保存,以便于学界未来的研究、社会展示和再应用。

时间的样子

The Look Of Time

作者:薛思洋 谈笑语 胡优

指导教师:白新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右滑查看更多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介绍

作为宇宙级的谜题,时间的存在一直是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研究的课题。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没有具体的样子。我们凭着对时间的理解,描述了时间的三种样子——时间尺度、时间褶皱及时间秩序。从宏观来看,时间的跨越涉及多个尺度和视角;从现实来说,时间又表现出碎片、弹性、模块等形式特征;最后,永动的时间秩序是我们对于时间本质的探索,也是一种观念的重塑。我们试图形象化时间,从混沌中呈现出一种有序的“样子”。

导师评语

作品的设计语言拥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述是客观的,同时也包含着主观情感和美学倾向。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展开,她们们尝试用精巧的构思和严谨的布局来诠释时间的宏观、现实、哲学纬度,逻辑且丰富。她们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地完成了这套作品,“时间的样子”,也是她们的样子,她们在创作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GLORIFY

作者:苗雨璐 杨郁霄 陈雯

指导教师:刘丰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作品介绍

在数智交互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汲取传统节气的文化精髓,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去呈现二十四节气的魅力。将代表每个季节的花型、颜色和特色音乐巧妙融入数智世界中,为用户带来丰富、多元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这种将传统节气与交互技术融合的尝试,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启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让汉字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持续传递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导师评语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毕业设计作品《颂GLORIFY节气数智非遗》在AI人工智能时代,运用中国节气植物与中国汉字进行数智共生,同时融合国色国乐进行数智交互视觉创新,以国风孕育国魂,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

《添加剂的自然主义

作者:李可欣 吴思琦 姜欣彤

指导教师:刘亚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右滑查看更多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作品介绍

在现实的当下,食品添加剂无所不在,它可以改善食物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存在。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它,就像人类对自然的需求与期许。

导师评语

作品关注社会现象,探讨添加剂的功过是非。自然主义的代入使这件作品充满了设计隐喻,每一个元素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比如铲子来自于花园,又指代了餐具勺子。从现实中出发,保持着清醒和坚定,她们通过对主题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洞察,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思考,也呈现出一种精神的飞升,这就是设计的力量。

《万物生息》

All Things Thrive And Flourish

作者:周艺 范翘儿 金子琪

指导教师:高广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毕业季 | 鲁迅美术学院 2024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作品介绍

本设计旨在通过五音疗愈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中医养生文化的深度和魅力,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同,以及对健康生活的重视。通过将五脏、五行、五音与香味、音乐相结合,呈现给观众一个生动而富有趣味性的体验,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健康的认识,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推动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导师评语

毕业设计选题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传达传统文化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点,设计融合多感官体验,形式新颖、美观、吸引人,具有一定的学术功底及技术功底。在创作过程中查到的资料较为充分,能够对资料进行很好地梳理,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并能够明确传达设计意图,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视觉设计| 高广敏、沈康、朱亭赞、黄粤荻、 林琳、艾欣彤、韩雨浩、刘文静、王巧韵

推送编辑|华政鸣

初审初校|刘哲、刘亚璇‍‍‍‍‍‍

复审复校|于博、祝军‍

终审终校|刘仁、张松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LAFA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仅作报道交流

- END -

本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分享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