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刘锦云因病于6月13日8时1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他创作的京味话剧《永定门里》不久前刚刚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文学性和思想性均收获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锦云1938年6月生于河北雄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3月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历任北京人艺党委副书记,北京人艺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北京人艺党委书记、院长,2003年4月退休。
  作为剧作家,刘锦云不仅为北京人艺的发展,也为中国话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新时期话剧艺术的代表人物。北京人艺的舞台上留下了他创作的诸多经典作品。他联合创作的话剧《女儿行》获十月文学奖、北京市征文一等奖、北京市文化局优秀剧本二等奖。他创作的《狗儿爷涅槃》用具有民族文化质感和自然灵性的戏剧语言,融汇了现代主义艺术表现手法的优长,实现了对现实主义的深化和发展,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奖并选入高中语文读本,该剧标志着中国新时期话剧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创作的《阮玲玉》浪漫写意,具有古典美学气质,曾获得第四届曹禺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文华剧作奖及北京市政府颁发的首届“金菊花”奖,演出至今,始终深受观众喜爱。他创作的历史人物传奇话剧《风月无边》曾获得北京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及第十四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北京人艺第二任院长,刘锦云在任期间,为传承和发扬剧院的优良传统、推进北京人艺改革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他先后推出多项规章制度,推动北京人艺的艺术建设,使北京人艺的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推进了北京人艺小剧场舞台和舞美创作基地的修建,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中青年艺术家,推动了第二版《茶馆》的成功复排;剧院涌现出《鸟人》《旮旯胡同》《阮玲玉》《哈姆雷特》《天之骄子》《北京大爷》《古玩》《风月无边》和《情痴》《足球俱乐部》等一大批具有极高艺术水准、深受观众喜爱的大小剧场作品。
  刘锦云埋头笔耕,在多个文学创作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除了《背碑人》《老丁家》《山乡女儿行》《日出而作》《孟小冬》《永乐与崇祯》《乡村轶事》《神荼郁垒》等话剧剧本,他在小说及戏曲创作中也成绩斐然。他创作了《茫茫口》《狗儿爷传奇》等数十篇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在希望的田野上》《石榴树下的远亲》《途中》《笨人王老大》、秦腔《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评剧《杀妃剑》《母亲》等,其中不乏获得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优秀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今年4月刘锦云现身北京人艺京味话剧《永定门里》新闻发布会

刘锦云始终心系北京人艺的创作和发展,4月24日,刘锦云还坐着轮椅现身北京人艺京味话剧《永定门里》新闻发布会现场,他讲述为了这部旧作搬上舞台,进行了数千字几十次的修改,当时他感慨:“如此年纪,在我心爱的剧院再上演一个新戏,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赵玥 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