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老父亲,今年70岁;父亲的“老头儿”,今年24岁。父亲一辈子放牧种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头儿”是父亲农用的枣红马。

父亲与枣红马的故事,始于2003年。那时,巴彦毛都苏木一带,农业机械化还没有普及,农业主要靠牲口。父亲花1400元买了3岁的枣红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枣红马很老实,不论是拉车拉犁,还是骑行都随人愿,而且还年轻,父亲很是高兴。按父亲的话说:“我的枣红马是个善解人意的好马,它能伴随我到‘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与枣红马,一年四季没有歇的时候。春天耕种,夏天放牧,秋天收地,冬天砍柴……父亲与枣红马撑起了整个家,最苦最累的活儿都是他们俩的。父亲累了和枣红马说说,枣红马累了,依偎在父亲怀里,让父亲挠挠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2016年,在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普及下,我家农活儿也完全依托农机了。就这样,62岁的父亲“退二线”,16岁的枣红马“下岗了”。

机械化农业日益发达,枣红马的伙伴们慢慢地都不见踪影了。但是父亲却更加细心照顾起枣红马了,春夏季节在田间地头总能看见父亲牵着他的枣红马吃青草,秋冬季节则是在棚里喂草料。从那以后,父亲还亲切地叫枣红马为“老头儿”,“我和枣红马都老了!这可怜的家伙从3岁就跟随我了,虽然以后用到它的地方不多了,但是我要好好养着它……是各种农机解放了我俩,以前我俩辛苦一整年,年终还拉饥荒。现在,农机一个小时能干完我俩半个月的活儿,多好呀。”父亲说道。

在田间地头,驼背的老父亲牵着“老头儿”吃青草的画面成了新时代农村独特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精彩科左后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