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与火爆的旅游市场及演出市场一样,各项体育赛事活动亦好戏连台。“亚运红利”的持续释放,给杭州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活力。

亚运场馆惠民

家门口就能享受“亚运红利”

家住滨江的张军是一名游泳发烧友,一周七天,他至少有四天要下水训练。杭州奥体中心游泳训练馆对公众开放后,张军成了第一批尝鲜的人。试游过两次后,他办理了年卡,将一周四次的训练全部放在了这里。“在这里游泳特别舒服,场馆新,又是50米泳池。想想看,就在几个月前,张雨菲、汪顺、叶诗文、徐嘉余都在这个池子里训练过,都拿过金牌!作为普通的游泳爱好者,能在条件这么好的泳池里训练,想想都兴奋!”

老百姓满意的背后,是杭州坚持亚运场馆赛时与赛后一体化统筹开放,努力满足老百姓多样化、品质化的体育健身需求。2023年底,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杭州亚(残)运会举办情况及持续放大亚运效应的报告》,《报告》提出杭州将持续放大亚运效应,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年不少于330天、每周不少于35小时。

截至目前,具备开放条件的亚运场馆已经对公众开放。今年5月“亚运场馆在线”全新升级为“杭州体育在线”,并在浙里办、支付宝、市民卡同步上线。市民朋友们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享受体育场馆的查询、预订、核销、培训、参观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在亚运期间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比赛,赛后,经过紧锣密鼓改造,运动员赛前热身池面向公众开放。

“微信刷掌纹是我们场馆服务的一大亮点,微信后台识别掌纹后,就可以关联相关微信号和购买的产品,例如办理年卡的市民,每一次进出、开柜都可以通过刷掌纹,这样就不需要实体卡或者手环,非常便捷、轻松。”杭州萧山亚运场馆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大众健身部负责人卜艺著介绍。

在卜艺著看来,亚运场馆本就自带“光环”,也深受百姓喜爱,大家都很想一睹亚运场馆的风采。如今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面向公众开放,不仅是用好“亚运遗产”,让民众感受到亚运的标准,更是通过好的场馆带动全民健身热情,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打造赛事之城

引进高水平赛事和自创IP

打造赛事之城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日前,杭州出台了《关于放大亚运效应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实施意见》,体育部门也研究制定了《杭州市加快推进打造国际赛事之城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按照计划,到2026年,杭州将初步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赛事体系,一批拥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将会落地,目标是举办国际A类体育赛事3项以上,每年举办国际国内高等级赛事6项以上、杭州市知名品牌赛事10项以上。到2035年,建立与世界一流城市相匹配的赛事体系,争取举办3—5个诸如世锦赛、世界杯等顶级单项赛事,具备高级别综合性赛事承办能力,基本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鲜明辨识度的国际赛事之城。

目前,杭州已官宣落地的国际赛事包括,从2024年起,每年举办的国际皮划艇杭州超级杯,2024—2026年的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另外,杭州市还在全力争取多项国际单项赛事的举办。

5月的一个上午,杭州市体育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杜梦菲在办公室接待了三拨客人,都是与体育赛事相关的。杭州市体育产业发展集团(以下简称市体育集团)是3月28日刚刚成立的,目前整个框架已经搭好,正在制定公司的整体定位和发展方向。

“杭州要打造国际‘赛’‘会’之城,一定要有好的赛事做支撑。通过这些赛事,把知名度打出去。所以我们今年在赛事的构架上面,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力:一是引进国际性的以及国内的顶尖赛事;二是打造我们的自有IP,利用自身优势,用好自有资源。受到广大年轻人喜爱的街舞挑战赛、电竞赛事等,都是未来培育杭州自有IP赛事的‘种子选手’。”杜梦菲说。

5月15日,2024杭州高尔夫球公开赛签约发布会在杭州西湖高尔夫俱乐部举行。现场,欧巡赛集团、市体育局、市体育集团三方进行了赛事签约仪式,这意味着今年10月,杭州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世界顶尖的高尔夫球赛事了。杭州高尔夫球公开赛的前身为2019年起举办的杭州国际高尔夫球锦标赛,今年是首次获得欧挑赛认证,标志着该项赛事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以上赛事,市体育集团还在积极引进其他赛事,近期ATP(职业网球联合会)巡回赛已官宣,今年9月份有一站ATP250赛事落户杭州。同时,市体育集团也在运河上做文章,希望在运河上举办一系列高水平挑战赛,既有杭州特色,又有观赏性。

普及全民健身

带动更多杭州人动起来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品质的群众体育活动不仅深受大家喜爱,更是杭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骑行爱好者小王是自行车发烧友,5月2日参加完环浙自行车赛余杭鸬鸟站的比赛后,5月19日又马不停蹄地在临安的龙岗镇参加浙西天路KOM自行车爬坡赛。虽然每次比赛成绩一般,但小王却乐于享受这个过程,他说:“三年前,我的体重是85公斤,刚开始骑车时,骑10公里都会气喘。如今每次骑行150公里也不在话下。最重要的是,现在体重保持在65公斤,精气神都好了很多!”据统计,整个四五月份,大杭州范围内的自行车赛事就达到了10多场。

以亚运举办为契机,杭州不断建设打造“10分钟健身圈”,将原本没有开发利用或者废弃的场地转化为杭州市民日常的运动场所,满足更多人的运动需求。无论是河畔还是高架桥下,都有越来越多的健身达人出现。

今年“五一”假期,市体育局等单位联合推出了以“户外运动+潮玩休闲”为主线的全域体育旅游线路。据不完全统计,小长假期间,体育健身培训参与人次达50余万。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为健身、游泳、羽毛球。

在高水平办赛的同时,杭州不断发展群众体育赛事,让运动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5月11日上午,市体育局今年新创的群众性体育健身赛事——“运动嗨起来”杭州市超级星期六百姓运动会在位于九堡的阿里体育中心盛大开幕。运动会面向杭城市民,以企业、社区、村为单位自行组队报名,共设置五人制篮球、三人制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掼牌、排舞等项目,极大兼顾了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人群的运动偏好,以此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健身行列中。

5月25日,“杭州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林广场举办。仪式现场,杭州“体育三进”地图正式揭晓,市民可以一眼扫尽杭州景区、街区、商圈的体育场馆以及体育综合体、体育公园、运动休闲乡镇、精品线路、优秀项目、示范基地等优质体育资源,未来还将有更多精彩赛事与体育活动入驻其中,吸引更多人气,营造全民健身的城市氛围。

市体育局局长杨英英表示,办好群众赛事必须群众唱主角,只有老百姓发自内心地热爱运动,走进运动场,才能真正让群众体育健身工作走深走实。目前,杭州正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创建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通过各种全民健身活动,体育的魅力和群众参与的激情将尽情展现。

运动成就人生

达·芬奇说:“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刚刚成立不久的市体育集团也给自己推了一条很美的宣传词——运动成就美好。

后亚运元年,各项高水平赛事接连举办,体育氛围在持续升温。打造国际赛事之城,不仅要接轨国际,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输出杭州的赛事影响力,杭州也在承办大赛的过程中,引领着群众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办好一个会 提升一座城”,已经深深地印入了杭州人的血脉中。

无论是微风吹拂的清晨还是倦鸟归林的黄昏,从游泳到羽毛球,从围棋到足球,从马拉松到健步走……运动的因子早已潜入千家万户。

连续17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杭州,如何让每个人在这座城市里都能拥有自己的“幸福密码”?运动,可能就是一条通往幸福的优选途径。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