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要“批判”两个人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梁山好汉跟瓦岗群雄谁更厉害?就是一个“伤害性很强”,却又带满了趣味性的比较。

但在进行比较之前,必须要先“批判”两个人。不破不立,不搞清这两人,就没法比较。

第一个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宋江起义,本是历史上一次无关轻重的小打小闹,却在他的妙笔下,变成了一个几乎撼动历史的大聚义。以至于许多人,都产生了严重幻觉:若梁山好汉们依然活着,也就不会有靖康之耻。只这些梁山好汉,就足以吊打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一现象,恐怕就只能说《水浒传》写得太出色了,导致了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入戏”而不自知。所以施耐庵,必须要对此“负责”。

第二个是瓦岗寨首领李密,他领导的瓦岗起义,最终被王世充给击败了,导致了瓦岗势力烟消云散。倘若李密能取得成功,也就不会有谁,用梁山好汉对标瓦岗群雄了,所以这个责任,李密想推也推不掉。

施耐庵对《水浒传》负责是褒义,是肯定,甚至可视为对他的尊重或赞美。

李密对瓦岗寨负责,则没二话可谈,完全是贬义。

为何要这么说?因为《水浒传》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来言,就是李密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水浒传》的成功,就是李密的失败

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有很多内容,甚至结构,都借鉴了历史上的李密和瓦岗寨。

先说派系,因为这个最关键。何谓派系?就是在共同利益诉求下的捆绑关系。

梁山上派系林立,大致可分为:宋江系、晁盖(元老)系、降将系、和其他诸如三山派系等。不过起主导作用的却是宋江系和降将系。正是这两大派系,不但构成了宋江招安的核心势力,还是天然联盟关系,是宋江最终夺权的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瓦岗寨,同样也是如此。有李密系,翟让系,外加降将系(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仁基、裴行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李密系和降将系,也属于天然联盟,共同压制住了翟让的元老派系,这是李密夺权的力量所在。

这大结构是不是非常一致?然后再看相关细节方面。

宋江和李密一样,都是半路上山。并且都是通过跑江湖,笼络住了许多人才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盘。最终上山后,通过打败朝廷大军,招降其将领,形成了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

更相似之处还有,李密在跑江湖时写过一首反诗,遭朝廷缉拿。《水浒传》中的宋江也是如此,只不过由于《水浒传》的影响,宋江浔阳楼反诗,远比李密反诗更出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江之所以能很快斗败晁盖,是因晁盖身边的军师吴用反水。

李密之所以能很快让翟让服气,也是因翟让身边的军师贾雄反水。

宋江有“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的谶言,进行包装和造神(施耐庵虚构出来的)。

李密则是有实锤的“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的谶言造势。只不过最终应验在李渊(李世民)身上,而不是李密。但在最初之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李密取代大隋!(出自《隋书》)

宋江身边有花荣,生死相随。李密身边是王伯当,生死与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晁盖身边有梁山第一将林冲,所谓马上林冲。翟让身边有飞将单雄信,所谓瓦岗第一将。

无论林冲,还是单雄信,都遭到了新任老大宋江和李密的忌惮和排斥。导致了无论梁山还是瓦岗寨,最能打的都是降将派系成员。梁山是关胜、呼延灼、董平,瓦岗寨是秦琼、程咬金、裴仁基(裴行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余的相似点还有很多,看完这些后,笔者想问一句:你还能分清哪个是梁山,哪个又是瓦岗寨吗?

虽不敢说两者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但“一母同胞,相貌相似的亲兄弟”的感觉,是跑不了的吧。所以笔者才说,《水浒传》的成功,就是李密的失败!

明白了《水浒传》,跟历史上的瓦岗寨的关系,咱再来对比到底谁厉害,就能看清本质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其一:格局决定档次

李密统领下的瓦岗寨,是妥妥以争霸天下为目标的。并给了隋朝以毁灭性的暴击,一度都让李渊恐惧,表示:你们瓦岗太牛,李密太猛,我老了,我服!

宋江统领下的梁山泊,却是妥妥追求“招安得富贵”。也就是说,宋江的格局只有“小富贵”,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而李密的格局,却是天下。

带头大哥的格局如何,从来都是决定团队档次和成就的。故而瓦岗寨碾压梁山泊,一点悬念没有,就不属于一个档次之内。李密对标的最起码也是李自成,而不是宋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战绩决定高低

梁山团队最牛的战绩是啥?当朝廷鹰犬,几乎是以自杀方式,平定了江南的方腊(正史中,方腊甩宋江几条街)。

那么瓦岗寨的最牛战绩是啥?就是彻底动摇了大隋的根基。李密的洛阳之战,几乎把隋朝所有的精锐,消耗在这里,包括最牛的骁果军,也被李密给吞掉了。李渊能用七年一统天下,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李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