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琳琳,28岁的他,作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下称“顺职院”)烹饪学院的专职团干,依托顺职院烹饪专业自身优势,乘着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牵头组建“粤顺厨——舌尖上的乡村振兴”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以送教(技)上门。短短两年间,张琳琳带领学生团队为贵州黔东南州、广东肇庆、茂名、顺德等共开办各类全免费“粤菜师傅”厨艺培训班(兴趣班)50余期,覆盖学员2500余人次。

帮扶经历带来感悟

“如果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思想或许可以改变一家人”

两年前,贵州山区,蜿蜒的山路上树影幢幢。

生活的艰难是外人难以想象的,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张琳琳回忆他带着学校的十几个学生前往贵州黔东南的时候,为了真正了解当地情况,同学们被安排住到当地的小学宿舍。“那里完全是没有居住条件的,宿舍里只有空架床,床铺、床垫都没有的,只能睡在空板上,大夏天的也没有风扇可以用。”对于大山深处的人来说,这就是日常。

孩子们生在这里,就像撒一把玉米在地上,自然长大。张琳琳曾经问过山区孩子一个问题——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孩子们理所当然地回答以后就像爸爸妈妈一样,男的早上喝点小酒,之后下地干活,女的就在家里织布。

张琳琳诧异于这样的答案。穷,是他对这个山坳中的小村子的第印象,但这种穷,不是没有钱的贫穷,而是找不到出路的穷。孩子们的身体被困住了,思想也被困住了。

曾经有学生跟张琳琳说:“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少。”可张琳琳并不这么认为,他说他曾经给一个山里孩子看过手机里的图片,孩子看到广州小蛮腰时,眼神中充满了惊奇,孩子问张琳琳小蛮腰有多高,张琳琳回答他,有这里的房子100倍那么高。后来,这个孩子在临走前告诉张琳琳,他长大后不想一直在山里了,他也想像这些来帮扶的大哥哥一样,考大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你看,如果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思想,或许可以改变一家人,继而改变一代人的生活。”于是,张琳琳萌生了带着学生一起,去看,去感受,去改变的想法。

创立突击队授之以“业”

下乡开办免费的“粤菜师傅”厨艺培训班

作为教育工作者,张琳琳认为自己选择了擅长的事。在“百千万工程”中,张琳琳希望同学们也能将自已擅长的事转化成别人需要的事。

“教给年轻人烹饪手艺,他就可以去摆摊改善生活;教给老人健康的饮食知识,他就可以保持生活的健康。”张琳琳认为,农村需要的,恰恰是顺职院最擅长的烹饪。

很快,依托顺职院烹饪专业自身优势,乘着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张琳琳牵头组建“粤顺厨——舌尖上的乡村振兴”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以送教(技)上门,强化青年“粤菜师傅”实操技能提升的同时,以青年“粤菜师傅”的强技,实现在乡村振兴广阔实践中的赋能。

张琳琳深知“授人子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说“掌握一项技能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我们的学生将做菜的技能传授出去,山里的孩子就能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团队的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张琳琳回忆,刚开始组建突击队时,很担心学生们忍受不了山里的穷苦,在下乡过程中也遭到当地人民的诸多排斥。随着难题一点一点被克服,如今,突击队的招新名额供不应求,甚至有同学被蚊子咬到两腿都是包也不愿离开。

短短两年间,张琳琳带领学生团队为贵州黔东南州、广东肇庆、茂名、顺德等共开办各类全免费“粤菜师傅”厨艺培训班(兴趣班)50余期覆盖学员2500余人次。聚合碧桂园,万和等校董企业,共筹集实践基地建设金、节日慰问品超过20万元。先后在省内外挂牌建立乡村振兴实践基地3个(贵州2个、肇庆1个、茂名1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茂名柏桥村,张琳琳带队打造“荔枝宴”。受访者供图。

改变,还在路上。在张琳琳的引领下,顺职院的脚步越走越远,百千万的“号角”也越吹越响。

创新推广留下经典“味道”

修复改造腐乳展览馆,预制菜产品获量产

建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让它活下去。

在下乡实践的过程中,张琳琳发现,只有打造“味道”品牌,才能留住“味道”2022年,张琳琳带领团队奔赴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开展工作时,利用黎平的优质原生态食材,融入顺德粤菜的精湛技巧,创新出舌尖上的“佛黔”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琳琳说,教育的力量就是言传身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在肇庆禄步镇开展工作时,为协助当地非遗重点帮扶项目“陈传腐乳”的推广,张琳琳发动烹饪专业青年学生开展以“文化挖掘+直播带货+企业对接+预制菜产品研发”一体化为思路的社会实践活动。

他们先从历史渊源开始挖掘,对腐乳展览馆进行修复改造,带领师生为展览馆设计并手塑了一套从选豆到腐乳成型、多达80个泥人的沙盘。同时,还发动学校直播大赛冠亚军担任主播,开启多天网络直播宣传、带货,首天开播就获得5000+播放量,下单金额达2万余元。

截至目前,已发动12家顺德相关企业前往调研,其中多家餐饮公司已签订“每月定采陈传南乳6万元”的合作意向书。另外,张琳琳牵头研发的腐乳炒虾、南乳扣肉、腐乳牛腩系列预制菜品均获得量产。

在一次采访中,陈传腐乳的第六代传承人陈佳先生眼睛泛红地说道,陈传腐乳已有百年的历史。突击队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青年学生身上的力量与背后的希望,希望能够将工艺和文化进行挖掘与传承,留下家族文化的根。

有农产品想“走出来”,张琳琳也希望顺德的特色能“走进去”。在茂名柏桥村,张琳琳带领团队打造了“顺‘荔’宴”,通过研发荔枝菜品推动荔枝新业态发展。荔枝咕噜肉、荔枝酿苦瓜……一张张带有“荔枝味”的照片刷爆了茂名柏桥村村民的朋友圈。一方面让落后地区品尝到顺德美食,另一方面加强两地交流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张琳琳还为当地青年量身设计“饮品培训班”,为中老年人带来“营养膳食课程”和面向留守儿童的冰皮月饼趣味课堂,以丰富多样的课程“留住”当地农民的“胃”。

不走容易的路,要走正确的路。在“百千万工程”的一股股的浪潮中,无数的张琳琳走上“前线”,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王倩

视频、摄影:南都记者 陈斌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