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个地标建筑物在城市里存在的时间足够久,其意义就会超越功用,成为承载市民个人时光的共同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上海人民熟悉的锦江乐园摩天轮或将面临改造的消息引人关注。不论“上海大转盘”最终是否升级优化,这座与上海人民相伴40年的老牌游乐园内的一举一动,始终牵动人心。

1984年国庆节,在当时还是上海市郊的上海县梅陇镇,沪闵路、虹梅西路交界处,锦江乐园开始试营业。自此,几乎每个上海人都有了自己和锦江乐园的故事。和同学坐大巴到锦江乐园春游的记忆、和家人在摩天轮上远眺浦东的场景、在摩天轮最高处向心仪的人告白时的心跳……伴随着游玩时的尖叫和欢笑,长存心中。

或许,当一个地标建筑物在城市里存在的时间足够久,其意义就会超越功用,成为承载市民个人时光的共同见证。

2002年摩天轮现身锦江乐园。本报资料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摩天轮现身锦江乐园。本报资料照片。

1

上海,有公共游乐园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光绪十年(1884年),无锡富商张叔和(字鸿禄)购得静安寺路近麦特赫司脱路(今南京西路近泰兴路)一带花园,始称味莼园,因其园主姓张,俗称张园。

张园原占地仅20余亩,经拓展至70余亩,后门直达今威海路。张氏不吝重资,筑古戏台曰“海天胜景”,后又建洋楼“安恺第”。当时上海不少集会、演说、舞会、宴会及早期文明戏的演出,都曾假座于此。

位于浙江路新新舞台屋顶上的楼外楼,创办于1912年,是上海第一家游戏场。上海那时还没有电梯,楼外楼安装一台很小的电梯供游客上下,甚是轰动。进门处又装置凹凸变形镜(俗称哈哈镜),这也是当时上海人没有见过的,吸引了众多游客。

昔日,南京路上,先施、永安、新新百货公司内部都设有舞厅、弹子房、屋顶花园、溜冰室等多项游艺设施。

在大世界出现之前,创办于1915年的新世界(今南京西路4号)是上海最大的综合性游乐场。场内先后辟有红宝剧场、银门剧场、高乐歌场、京剧大剧场等,演出南北戏曲、曲艺、话剧、音乐、歌舞、杂技、魔术及放映中外电影,同时附设舞厅、弹子房、棋艺、乒乓室等各种游艺活动。

此后,位于西藏南路1号延安东路口的大世界1917年一开幕,游客迅速超过当时上海所有的游乐场。(《上海文化艺术志》)

眼见游乐场能赚得盆满钵满,1920年,上海魔术艺术家鲍琴轩(艺名科天影)租赁新华银行在老城厢中华路24号的房屋,创办福安游乐场,又称福安乐园。游乐场日夜演出京剧和多种地方戏曲,后因经营不善而停业。

1937年,他又转战当时属于市郊的今桂林路,在黄家花园东南侧,今康健路上,集资建设了一个游乐场性质的私营康健园农场,占地1.33公顷。但因为抗战影响,至1947年才略具规模,原拟对全园稍加整饰后即行开放,因时局动荡、费用支绌而未果。

1953年秋,黄家花园收归国有,改为桂林公园,并扩建至44亩,全面整修。同年,桂林公园斜对面的康健园农场改名为康健园,对外开放。(《上海县志》)

2

1984年国庆节试营业前一天的上午,上海市领导参观了坐落在上海县梅陇镇的锦江乐园。

看到这座“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基础建设和整个工程的三分之一”的乐园,大家兴致勃勃,并提出“上海的娱乐场所不多,像这样的现代化的游乐场,在其他地区也要建几个,丰富上海人民的生活”。

翌年2月1日,作为上海第一家现代化大型游乐园,锦江乐园正式开业。开业时,园内有18项从日本引进的游乐设备,包括勇敢者转盘(直径14.4米的大转盘,转盘周围挂着20只双人座舱,转盘启动后,渐渐倾侧,最大倾角可达70度,随着座舱高速旋转,时而急剧上升,时而急剧下降)、惯性滑车(全程长度188米,时而爬坡,时而俯冲,左转右拐,忽快忽慢)、超级千秋转盘(倒锥形的转盘,从6米高的锥底圆盘上垂下14条长臂,每条长臂末端设有一个可坐双人的座箱,座箱随着转盘快速转动)以及单环滑车(共有6节,每节可乘4人,滑车先被带到轨道一侧离地面32米高处,然后脱开牵引钩,滑车在环形的轨道上翻筋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今天的小朋友见多识广,不会在这些游乐设施前瞠目结舌,但要知道,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在锦江乐园出现之前,上海市区小囡能玩的电动游乐设施只有复兴、静安等公园的“电马”。

转眼,到了1994年,佘山脚下,复刻世界名胜地标的松江欧罗巴城出现。1996年5月,对标深圳的“锦绣中华”和无锡的“欧洲城”的环球乐园在嘉定南翔试营业,园内也复刻了世界各国名胜古迹36处、小景108处。当时的记者写道:“奥地利的皇宫建筑,与记者在维也纳看到实景相比实在是一模一样。”那是一个对外部世界充满想象,人人蓬勃向上,鲜花着锦的奔腾年代。

1996年8月,离上海不远的吴江,投资1.1亿美元建造、号称“中国第一个大型科幻主题乐园”的福禄贝尔科幻乐园开门迎客。乐园从营业之初就直指上海市场,期望上海的孩子坐上该乐园专车,赴乐园一日游。“满十岁的孩子,提前一周向该乐园预订便可享受此项服务。”

同年9月,美国梦幻乐园在嘉定黄渡开张。“缤纷大道上29个大型游艺机和70多个表演项目令游客不虚此行……一些游艺项目诸如王子决斗、炮弹飞人、德州龙卷风令年轻人大叫过瘾。”

从1984年到1996年,12年间,上海市民的消费观念和购买力已不可同日而语。锦江乐园开放时,车票、门票等加起来一次要消费10元,让许多孩子感到“面对父母不敢开口”。但在黄渡的梦幻乐园里,“100元一张的通票就像发牌一样流向游客手中”。

3

然而,这些游乐场大多逃不脱兴旺之后遇冷的难题,车水马龙的场景在热闹一两年后很快就变得“门庭冷落车马稀”。

福禄贝尔科幻乐园于1998年倒闭。2000年,南翔的环球乐园宣告无力苦撑。松江欧罗巴和美国梦幻乐园都在2001年倒闭。

有识之士发现,在新世纪前后,“苏浙沪三地以影视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就有近10个,各种水上乐园面目相似,不少乐园粗制滥造,既没有高科技含量,又缺乏创意或内涵。不少开发商以为搞几个雕塑,采用一些声、光、电技术,就可称作为主题公园。且不少乐园没有不断翻新的项目推出,最后也失去了吸引力”。

2003年7月,上海气温创下了60年来的新高。而在浦东陆家嘴,“环球嘉年华”首次来到上海,共吸引130万客流,其狂欢的氛围成为上海爆款顶流,并创下了人均消费约100元的商业佳绩。

2003年环球嘉年华进军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环球嘉年华进军上海

想到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本地游乐业高达70%的亏损面,沪上媒体不禁高呼“要学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会与观众互动”,期盼“主题公园再辉煌”。

不过,连嘉年华也没能复刻自己的辉煌,同年秋天再次来沪时,仅吸引游客80多万。2004年、2005年,嘉年华每年都会到访上海,但再未出现如2003年一样的热潮。2006年,嘉年华最后一次现身上海,还是未能吸引足够人气,最终黯然离去。

或许是敏锐意识到游乐园面临的挑战,在环球嘉年华来沪前一年的2002年5月1日,“上海大转盘”在锦江乐园落成。这座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抗强风、昼夜型”摩天轮,高108米,圆盘直径98米,是当时国内首座高度超过百米的巨型摩天轮。大转盘票价20元一人,每次能乘坐378人,迅速成为当时上海人气最高的热门打卡地。这座摩天轮甚至还出现在当年上海高考理综卷的试题中。

光阴荏苒,为锦江乐园注入活力的摩天轮,不知不觉间,已经在上海的空中转了22个年头。在它出现以前,锦江乐园里的观览车高30米,上海动物园的观览车高50米,野生动物园的观览车高60米。摩天轮108米的高度,曾标志了上海游乐园“长高”过程中的一个节点。而上海,或者说上海市民的心理阈值,还在不断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