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才说印度近50度高温!结果我国的热也不低了,北方不少区域都是35度+,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40度以上。

而从确定性的数据来看,河北邯郸、邢台、衡水和新疆吐鲁番局地都是达到了40~42℃,山东德州、淄博、潍坊、烟台等7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6月上旬极值,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热是真的热,北方比南方还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又让很多人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是说地球要大降温,进入小冰河时代吗?2025年地球可能会进入小冰河时代吗?这到底靠不靠谱?为什么还这么热?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会说高温,全球变暖,一会又说小冰河时代的到来,这到底是如何定论的,下面就来看看。

42度!北方比南方都热

没错,一不小心可能很多人都会说,南北是不是对换了,居然北方还比南方热,这完全不应该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在短期之中我国北方是比南方还热,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而且这一波高温的发展范围大,也非常的强烈。

在今年也是首次出现这样规模的发展,此前还有不少的人说,今年夏季从未出现如此凉快的天气,这不,一下就高温突袭了。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如果从气温的变化规律来看,这样的高温倒不是什么惊讶的事情,在常年记载的数据上来看,6月至7月是华北、黄淮等地最容易出现高温的时间段,所以,这次过程并不算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局地还存在破纪录,那这就是属于“极端性”的变化了,这肯定就是影响较大。

而从因素上来讲,这一次高温天气过程是大陆暖脊和干热气团共同导致的,华北、黄淮等地在大陆暖脊或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下,天气以晴热为主,光照足,同时又叠加了干热气团的影响,使得天气更炎热。

所以,这导致了规模化的高温发展,以至于是“热上热”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果比较在意我国气候说明的人应该知道,我国已经发布过预警,那就是今年夏季气候可能具有极端性。那么回头来看,这一波高温的活动,那也是在预料之中了。

但42度高温的发展,的确是强烈,这没得说,大家注意下就行。

当然,夏季还未结束,后续依然可能出现气温的变化,因为在厄尔尼诺的后续效应上,还是可能带来极端性气候变化活动,这里也就不多说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上面给大家说的小冰河的问题,这的确也是一直备受争议的事情。

地球小冰河要来了?AMOC或2025年崩塌

的确是这样的,一会说全球变暖,一会说小冰河出现,这两头“堵”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小冰河的问题是建立在全球变暖的。

首先,全球变暖的发展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人类在过去一年也才创造新奇迹,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气候变化监测表明,2023年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打破最暖纪录,较上一个高温纪录年(2016年)偏高0.14℃,且6至12月全球平均温度已连续突破同期历史极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42℃,较1991-2020年(气候基准期)平均值偏高0.53℃。

所以,2023年也是“史上最热的一年”,当然,我国也是创下了历史性的新高,中国2023年平均温度创下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较1991-2020年平均值偏高0.81℃。所以,全球变暖是肯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小冰河又是怎么回事?这也是建立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来的,在2023年的时候,《自然-通讯》发表研究——在温室气体持续排放的情况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一个携带热带暖水北向前往北大西洋的巨大洋流系统)可能在21世纪中,或可能在2025年后的任意时间崩溃,这些评估强调了人类行为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看到没?重点话——温室气体持续排放,也就是全球变暖是触发小冰河时代的到来,只要人类无法逆转全球变暖的趋势,那么最终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将可能会崩塌,是这样来的,所以,我说并不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不冲突,很多人肯定还是有疑问。AMOC就算是崩塌了,如何导致小冰河时代的出现?

上面其实已经说了,它是地球的环流,当一个环流发生转变的时候,就会触发其他环流系统的不稳定发生,从而引发连锁效应。

而从历史记载情况来看,这种突发气候变化上一次发生于末次冰期的Dansgaard-Oeschger事件中,由AMOC的崩溃和恢复所致,这造成北半球平均气温在十年内发生10至15摄氏度的波动,远大于现有一个世纪内1.5摄氏度的改变。过后,在进一步演变之下,也将导致地球小冰河再次出现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正综合一点就是,这个AMOC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稳定因子。

那AMOC崩塌,到底靠谱不?

有一点是比较靠谱的,那就是所有研究都指出了AMOC减弱,并且未来出现崩塌的情况,但是这个时间节点在什么时候,是无法肯定的。

《自然》杂志认为最早可能出现在2025年,但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认为,AMOC不太可能在21世纪完全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是一个无法精确的时间,但它主要是建立在全球变暖上的,如果全球变暖越是疯狂,那说明AMOC崩塌时间点可能就更快,如果人类缓解了气候的变化,那么这个也就不会那么快发生。

这说明什么?人类才是AMOC崩塌转变的重要因子,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温室气体的排放说了那么多,其实也没有几个国家真正意义上在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然也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气温历史,所以,最终AMOC崩塌可能还是会出现,气候的极端化转变,也将在人类的面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