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表示愿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随后邓小平作出回应,是时候双方共同努力,排除妨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经过中苏双方协商,北京和莫斯科开始举行副外长级特使的磋商。

然而,就在中苏双方刚刚坐在谈判桌上,勃列日涅夫猝然离世。中方立即决定由黄华率领代表团,飞赴莫斯科参加追悼活动。按照邓小平的指示,葬礼结束之后,黄华与苏联外长举行了会谈。

这是时隔20多年,两国外长的首次会见,也是两国关系恶化以来,两国外长举行的第一次政治性会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在会谈中反复交锋,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尽管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但对于中苏关系改善确实意义重大,为破除中苏关系的“坚冰”迈出了第一步。

时隔15个月后,勃列日涅夫的继任者安德罗波夫离世。万里率领代表团前往莫斯科,期间会见了苏联领导人,成为1969年以来中苏两国政府领导人的首次接触。

又过了13个月,新任总书记契尔年科去世,李副总理前往莫斯科,与新任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见面,向他传达了中方愿意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28个月,苏联三任最高领导人离世,却为中苏关系解冻拉开了序幕。

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外宾时,公开表示了对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的祝贺。一个月之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邓小平公开表明了中苏关系之间的三个障碍,只要逐步消除,中苏关系就能实现正常化。

同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罗马尼亚总统时,请他给戈尔巴乔夫带话,只要苏联敦促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他愿意同戈尔巴乔夫会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一百多个字的对话,促使中苏最高级会晤的历史进程缓缓向前。

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为改善中苏关系迈出了第一步,公开表示在年底前从阿富汗撤军,并正在同蒙古领导人研究从蒙古撤军的问题。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的妻子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中国的兴趣,在中国经贸展览会上,热情称颂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向中国人民表示了美好祝愿。

随后,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的电视采访中,公开表明了对苏联的态度:只要戈尔巴乔夫消除中苏间的三大障碍,他愿意破例到苏联的任何地方同戈尔巴乔夫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87年开始,戈尔巴乔夫就开始为消除三大障碍采取了一些具体行动,先是宣布从蒙古撤军,之后在中苏边界谈判中作出让步,随后第一批苏军撤出阿富汗。

鉴于苏联在消除三大障碍上的实际表现,中苏两国外长随即开始实现互访。

1989年春节前夕,苏联外长抵达北京,为中苏最高级会晤做准备工作。两国外长达成一致看法后,中方向戈尔巴乔夫发出了正式访华邀请。随后苏联外长飞往上海,接受邓小平的接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邓主席抽时间接见我。”双方一见面,苏联外长首先表示了感谢。邓小平也爽朗地说,以后见面的机会还会更多。主宾落座,邓小平认真地对苏联外长说,尽管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已经开启,但正式开始还是中苏最高会晤。

除夕夜当晚,中苏双方就最高会晤的一些细节进行磋商,并赶在零点钟声敲响时,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戈尔巴乔夫将要访华的消息。这一消息不但轰动了全国,甚至成为轰动世界的大新闻。

三个月之后,戈尔巴乔夫正式来华访问,第二天邓小平就同戈尔巴乔夫举行了中苏高级会晤。主宾落座,邓小平从容地抽出一支香烟,从国际形势开始谈起,一直聊到了中苏关系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过了三年多,我们才见了面。”邓小平感叹道。戈尔巴乔夫笑着回应说,中方提出了三个障碍,所以需要三年时间,每年解决一个。戈尔巴乔夫的巧妙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暗自佩服。

紧接着,邓小平谈到了马列主义问题,指出这次会见的目的: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关于过去,邓小平开始讲述历史上列强对中国造成的损害,直言点出了从中国得利最大的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另一个是沙俄,在一定时期也包括苏联。

从16世纪中叶开始,沙俄就开始疯狂对外扩张,到了17世纪中期,沙俄已经渗透到了黑龙江流域。当时正值明清两朝更迭之时,根本无人顾及东北一带,因此直到康熙年间,沙俄一直对黑龙江流域进行入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2年,康熙出兵雅克萨并顺利收复,在《中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规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属于中国。尽管中国失去了尼布楚和贝加尔湖之间的广袤国土,但沙俄却认为他们失去了外东北地区。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沙俄看到了清朝的衰弱,转而开始继续入侵黑龙江流域,并在沿岸建立了军事据点。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机向黑龙江流域移民,并逼迫清朝与他们进行谈判。

清朝本以《尼布楚条约》有规定为由拒绝谈判,结果沙俄屯兵雅克萨城外,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了《瑷珲条约》,占据了中国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沙俄再次瞅准机会,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不但占据了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侵占了西北地区的大片领土。

紧接着,俄罗斯逼迫清政府相继签订了五个条约。短短23年间,沙俄侵占了中国1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如今的一个蒙古国领土。

“虽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早点结束,但这件事情你们得承认。”邓小平掷地有声地对戈尔巴乔夫说道。戈尔巴乔夫也承认,这些过去的事情毕竟不是没有根据,特别是那些不太久远的事情,苏方的确有一定的过错和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了过去,在谈到开辟未来的时候,邓小平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多做实事,少说空话。戈尔巴乔夫也表示,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两国交往会有很大的发展。

在京期间,戈尔巴乔夫还同其他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交谈,前往上海参观访问后随即回国。对于这一次访问取得圆满成功,戈尔巴乔夫非常满意,临行前对欢送的市民说:

“当我们准备这次访问时,我们想了很多。现在访问已经顺利结束,我向你们祝贺,也向苏联人民祝贺。重要的会谈已经结束,现在要迈开大步前进。”

戈尔巴乔夫结束访问当天,中苏双方发表联合公报,达成了一种新的交往关系,并承诺不在任何地区谋求霸权,促进国际关系的根本健康化。这一次高级会晤结束了中苏关系多年来的不正常状态,为中苏关系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于越,白墨编著. 邓小平与外国首脑.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01.

[2]张曙著;张爱茹丛书主编. 邓小平与中苏关系.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9.03.

[3]申坤.中国历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危害[J].炎黄春秋,2022,(04):13-18.

[4]赫佳妮.外交胜败之争: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叙事中的《尼布楚条约》[J].国际政治研究,2022,43(01):138-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