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又是一年高考季,今年的高考和往年一样依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也造成了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意气风发地走出考场、有人却在临考前心理崩溃选择自我了结。

2016年,一位天才少年的逝世、才让人们深刻的反省在教育里究竟什么最重要?

天才少年独爱历史

2016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正值高考前夕,陕西西安的一名高考学子突然跳楼,这名少年还是被所有人都称之为“天才神童”的高考种子选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放弃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而自杀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天才少年名叫林嘉文,出身于书香门第、一家子都是老师,这种家庭环境也使得林嘉文从小就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林嘉文的成绩特别好,没有偏科,人也十分听话,是家长口中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在这众多科目中,林嘉文尤其对历史感兴趣,但也正是这个兴趣将他推进了“火坑”。

林嘉文小学时期就已经读过《史记》和《资治通鉴》,他还爱看《百家讲坛》,厚重的眼镜镜片也挡不住他眼睛里对历史知识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中时期对青少年是很关键的,这时候的孩子的想法都比较自我,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初中也是塑造学生三观的决胜期,而林嘉文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初中三年的时间里,林嘉文熟读了《史记》《前汉书》《后汉书》,这几本书读过的人都应该会清楚,写的是汉武帝刘彻的文治武功,歌颂的是刘彻对整个汉朝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林嘉文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林嘉文认为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功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功劳,林嘉文认为汉武帝国库之所以会丰盈,其实是仰仗于文景之治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积累下的财富。

为了系统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林嘉文甚至还着手写下了一本著作,名叫《当道家统治中国》,林嘉文的家里人也十分支持他的爱好,还东奔西走地为他出版了这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出版社和媒体有很多想要借着林嘉文年龄小的噱头,来好好营销一番天才少年的人设,但被林嘉文拒绝了,林嘉文称自己在书中读过很多伤仲永的案例,因此不想过早地引起关注。

但是金子不会只发一次光,高中时期林嘉文开始对北宋庆历新政感兴趣,于是便从范仲淹的角度又写了一本书,叫《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单从书名来看就能想象到这本书的内容和观点一定是与当下背道而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不其然,这本书在出版后引起了大量的讨论,讨论声音中最多的是“后生可畏”,这几个字又再一次将林嘉文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媒体再次涌向了他。

就连他的学校西安中学也特意为他举办了一场座谈会,甚至还邀请到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和院长以及博士后等给他坐镇,面对一众历史大儒林嘉文丝毫不慌张,还对答如流,这也让在场的重量级人物都对其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林嘉文没能躲过媒体的轰炸,“天才少年”的名号还是扣在了他的头上,不过,林嘉文对历史的专业程度确实很高,就连历史老师上课时都会不自觉地将眼睛瞟到林嘉文身上,通过他的神情判断自己讲的是否有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林嘉文的日记中写道他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历史老师,而他的目标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对于他的梦想并没有人轻视因为身边的人都认为考进北大对林嘉文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可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悲剧发生令人唏嘘

像林嘉文这样小小年纪却对历史有如此浓厚兴趣的人不多,而过度沉浸在历史故事中对心智不成熟的少年来说本就是一种煎熬。

面对历史书中的人物产生出的无奈感、想要改变现实的无力感,都深深地困扰着林嘉文。

刚进入高中林嘉文就被确诊了抑郁症,前期一直通过服药来缓解病情看起来与常人无异,直到高考前夕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焦虑、林嘉文的病情加重,开始神经恍惚、眼神空洞,还经常自言自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担心林嘉文就没有再让他去学校一直待在家中等待高考,可没想到在家中依旧不能治愈林嘉文心里的困惑,于是在2016年2月23日一个普通的早晨,换上干净衣服的林嘉文在拥抱了父母之后,从阳台一跃而下。

林嘉文生前还留下了一封遗书,上面写到自己自杀的原因,一是因为对未来感到迷茫、二是对现实感到绝望,通过林嘉文的遗书,人们才了解到林嘉文早已看透了红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的智者都是孤独的,林嘉文称自己对未来感到迷茫,因为十几岁的他早已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和稳重,尤其是看遍历史书籍的他、对人生的感悟早已经不同于常人。

林嘉文在遗书中提到,未来对于他来说没有吸引力、因为他早已经看到了他的将来和极限。

确实如此,一个没有精神寄托的人活着就如行尸走肉,尤其是像林嘉文这样饱读诗书,有大智慧的人更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林嘉文在遗书中称自己对现实感到绝望,因为早在林嘉文在第二本书出版之后,他的个人信息就已经被公之于众,同时,全国各地的媒体蜂拥而至为他举行了一场又一场的新闻发布会,林嘉文一时间成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伴随着突如其来的热度,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声音说林嘉文是被炒作包装出来的人设、并不是传言中的那么厉害,甚至还有过更过分的人诽谤林嘉文的两本书是别人代写的根本不是出自他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关于这些网络暴力林嘉文在之前早已有过心理准备,林嘉文知道自己的年龄和地位不符一定会引来很多猜疑的声音,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声音会来得这么快、让他措手不及。

而林嘉文由于太过优秀在学校并没有能够谈心的朋友,心中委屈无法倾诉憋在心里最终击溃了林嘉文的心理防线,在林嘉文自杀前夕他发布过一个朋友圈,内容中大多是在感叹自己不知道现在这么拼是为了什么,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条朋友圈发布一个月之后、林嘉文就选择通过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此时距离他高考只有一百多天,只有一百多天、他就能够到北大历史系继续完成自己的历史梦想。

林嘉文:不要对我的离去问责

有人说患抑郁症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的人,他们大多会只考虑别人不考虑自己,这才让自己陷入纠结中最终变得抑郁,林嘉文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遗书中,林嘉文首先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希望母亲要平时注意休息,希望爸爸更爱妈妈,也希望妈妈失去自己之后不要一直悲伤,还希望爸爸能够改掉以前家长独有的坏脾气、认清自己实际的能力,还向所有帮助过他的人表达了感谢。

同时,林嘉文特意强调对于自己的离去千万不要去追究别人的责任,如果追究责任的话那就是对他的不尊重,林嘉文还提到希望社会能够尊重他的选择、不要用他的自杀来大题小做借此炒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嘉文周围的同学都说他内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可能在林嘉文生前也曾尝试过努力让自己去接受自己眼中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可最终还是失败了,甚至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压抑和孤独。

对于这次自杀林嘉文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林嘉文遗书的最后他写道,对于一走了之的想法已经萌发过太多次,尤其是在这两年多以来,每一次压抑和恐惧的感受都推动了他做出自杀行为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林嘉文提到,这些压抑和恐惧让他坚定自己的离开并不是那么草率地对生命的不负责任,而是排解抑郁孤独的方法

曾有著名的心理学家分析过林嘉文的遗书,表示从林嘉文的书中可以看出他的抑郁症病情至少超过了三年,而在这三年时间里并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走入他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嘉文的目光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对于生死可能早已看淡,林嘉文内心丰富的精神与冰冷的现实碰撞之后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他的自杀是一场理性和感性的较量,最后的结果也确实非常可惜。

总结:

林嘉文的自杀也让无数装睡的人不得不清醒,现在的教育究竟该以怎样的一种姿态而存在,引起青少年抑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豆蔻年华选择用自杀来了结自己的生命,值得所有人反思。

信息来源: 浙江新闻——《是什么“杀”了史学奇才林嘉文 专家:悲剧须防重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部网——《西安18岁史学奇才因抑郁症离世 曾出版两本专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