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开国,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朱由检失国,大明王朝在276年的时间内一共有过十六位皇帝。其中除了太祖朱元璋葬于南京明孝陵,惠宗朱允炆葬处不明,剩余十四位皇帝都葬于北京。

而在这十四位皇帝中,有十三位都葬于天寿山,即今北京昌平十三陵景区。唯独有一位,葬于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的金山口。北京金山,在明代一向都是亲王、妃嫔以及夭折皇子的葬地,堂堂大明皇帝怎么会葬在此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宗景泰陵

这座帝陵,就是明代宗朱祁钰的葬身之处。从原本的郕戾王墓升级成为景泰陵,它的命运,和朱祁钰在大明王朝的地位评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景泰陵的前世今生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二月十九日,郕王朱祁钰在皇宫西内去世,终年三十岁。这位郕王殿下,在二十天以前还是皇帝,仅仅在二月初一日才被皇太后孙氏下旨废黜。

该如何处理他的丧事,礼部也有些犹豫。但是在当朝皇帝英宗朱祁镇的压力之下,礼部提出以亲王礼安排郕王的葬礼。皇帝很快批准,并且亲自给朱祁钰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赐了一个谥号:“戾”。谥法“知过不改”曰“戾”,是一个十足的恶谥。

癸丑,郕王薨,上命礼部议葬祭礼。礼部议如亲王例辍视朝二日,至发引复辍朝一日。上从之,命谥曰戾。—《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泰帝朱祁钰剧照

当月二十六日,英宗又亲自确定了郕戾王的墓园地址:金山。与郕怀献世子朱见济,以及自己亲儿子许悼王朱见淳的坟园相邻。

之所以事事都要皇帝钦定,是因为朱祁钰此前已经在天寿山为自己修了一座陵寝:寿陵,而且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去世的皇后杭氏已经葬入玄宫。到了五月份,英宗在亲叔父襄王朱瞻墡的建议之下,派出五千官兵将寿陵彻底拆毁。为何朱祁钰的身后事会如此复杂?还得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说起。

  • 恭仁康定景皇帝朱祁钰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八月初三日,明宣宗朱瞻基庶次子,生母贤妃吴氏。宣德十年(公元1436年)二月册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奉旨居守北京。

当时瓦剌大军兵分三路大举寇边,英宗朱祁镇率领京师三大营御驾亲征。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明军主力竟然会在土木堡全军溃散,扈从文武大臣几乎悉数殉国,英宗本人则做了瓦剌人的俘虏,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太后剧照

大明开国八十年,从未遇见如此接近社稷倾覆的局面。出于“国赖长君”的考虑,皇太后孙氏先是册立英宗庶长子,年仅三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接着又在九月初六日尊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帝”,同时立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

经过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失去利用价值的太上皇帝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返回京师,随即被新天子软禁于紫禁城外的南宫之中。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羽翼已丰的朱祁钰改立自己独生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将原皇太子朱见深更封为沂王。

不过当朱见济在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十一月不幸夭折后,朝中要求复立沂王的呼声越来越高。到了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太上皇帝在孙太后的支持之下,联合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野心家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同时将病重的朱祁钰软禁于皇宫西内。而朱祁钰的死,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英宗下手所害:

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已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罪惟录卷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太子朱见深剧照

英宗复辟后,沂王朱见深被重新册立为皇太子。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英宗驾崩,皇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的时候,湖广门州学训导高瑶上言为朱祁钰喊冤,认为正统己巳之变的时候,“虏骑薄于都城,宗社危如一发”,要是没有郕王,大明江山能保住吗?请求宪宗恢复郕王的皇帝身份,并为其追加庙号。

对此左春坊左庶子黎淳上奏予以反驳,认为高瑶此举大逆不道:“一诬先帝为不明,一陷陛下于不孝”。当然黎淳不是光打嘴炮,他还提出了几个实质性的问题:

一加郕王庙号,必将祭告太庙,改易旧制而行祔庙承祧之礼焉。必将迁启梓宫,改造山陵而加珠襦玉匣之典焉。必将追赠皇太后、皇后之称焉。—《明宪宗实录卷四十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宪宗朱见深剧照

自英宗祔庙之后,根据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天子九庙制度,明朝太庙中的位置已满: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和英宗朱祁镇。一旦给朱祁钰追加庙号,就要从太庙中祧走一块神主,祧谁呢?为了叔父给自己惹麻烦,不值当。最后宪宗表态,此事先不议。

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的时候,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杨守随上疏为朱祁钰鸣不平,认为他“有功于社稷甚大”,却死后被赐恶谥。如果不能恢复帝号,至少要把“戾”这个谥号改掉吧?对此宪宗认为此事“处分已定”,也就是时机还不成熟。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十一月,宪宗册立庶第三子朱祐樘为皇太子,随即在十二月下诏恢复朱祁钰的帝号。皇帝在给内阁的敕谕之中,对叔父的功绩进行了深情的回顾。不得不说宪宗就是大气,当年他以废太子的身份生活了足足五年,可谓每一天都危机四伏。但他却能够以德报怨,给叔父一个客观的评价。

曩者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亦既有年。及寝疾临薨之际,奸臣贪功生事,妄兴谗构,请去帝号。先帝寻知诬枉,深怀悔恨,以次抵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泰陵

十二月二十四日,朝廷为朱祁钰上尊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同时命太常寺按照长陵、献陵的规格对景皇帝陵寝进行祭祀。谥法“布义行刚”“景”,多用于明君和守成之君的身上,算是洗刷了“戾”字谥号的耻辱。不过为了避免给自己找麻烦,宪宗并没有给叔父追加庙号。换句话说,朱祁钰虽然恢复了皇帝的身份,但是仍然不能算一个正统的皇帝,因为进不了太庙。至于代宗的庙号,是南明弘光朝廷为其所上。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二月,宪宗下旨对景皇帝陵寝进行增修,建造了殿庑、斋房并追加了祭器。但是总体来说,其陵宫建筑仍按亲王墓的级别覆以绿瓦,也就是徒具帝陵之名,实际上仍是王墓。

  • 贞惠安和景皇后汪氏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十二月十五日,郕王妃汪氏去世,享年八十岁。礼部官员认为汪氏毕竟是景皇帝的原配,身份与在外王妃不同,其丧葬之礼应该比照皇妃的规格再“从厚”。此外景皇帝陵寝已定,则汪氏当与其合葬。明武宗朱厚照对此则一概照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