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全省老年助餐服务推进会议在吉林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民政部关于老年助餐服务的工作要求,统一思想、厘清思路、明确任务,扎实有效推进全省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省长梁仁哲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苏衡主持,省民政厅厅长肖模文通报全省老年助餐工作进展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指出,自4月1日省民政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以来,各地各部门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助餐工作起步稳健、势头良好。一是因地制宜,构建一体化服务网络。通过采取公建民营、社会合作、互助共建等多形式推进,最大限度发挥了现有可用设施资源效益效能。二是政策拉动,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通过落实财政精准支持措施,采取创立建设、运营补贴相配套的政策体系,有效激发了各类主体参与助餐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拓展融合,挖掘市场化运营潜能。在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基础上,借助市场手段,面向全龄人群开放,助餐服务领域全面拓展,实现了以老年助餐带动银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截至5月31日,2024年全省确定的1300个建设任务已启动实施1201个,占任务总数的93%;建成并投入运营240个,占任务总数的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强调,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强化老年助餐服务责任担当。当前,我国老龄化的形势日趋严峻,吉林省老龄化更是呈现出“人口多、程度高、增速快”趋势。截至去年底,全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626.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26.7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9个百分点,推进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刻不容缓。解决好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更是人民群众,尤其是高龄、独居、失能、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现实需要。必须要用心用情用力抓好这项民生工程、福祉工程、德政工程,用“一餐饭”的温度让广大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他们“暖胃”更“暖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要求,把握关键环节,全面打造老年助餐服务品牌工程。各地各部门要深刻理解“老年”“助餐”“服务”这三个关键词,注重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上下功夫,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全省老年助餐服务提质扩面增效,努力打造“吉养天年”养老服务品牌。

一要搞好规划设计,保证高起点。坚决贯彻落实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始终坚持有偿服务、始终坚持运营可持续“三个始终”原则,不搞“一刀切”。调查研究要深化。要以县(市、区)为单位,以街道(乡镇)为主体,摸清辖区内有助餐意愿老年人的数量和分布;摸清能够提供助餐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社区综合嵌入式服务设施,以及有意愿、有能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企业的服务设施状况,切实把能用、可用、好用的点位选出来,按需按实部署,杜绝“仓促上马”。行动方案要实化。要对照国家层面、省委层面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定完善本地区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稳步有序推动各项工作实施。发展基础要稳固。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实际,构建积极稳妥可持续的老年助餐发展机制。要突出高龄、独居、空巢、失能以及经济困难等老年人,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让真正有需求的老年人得到实惠。要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做到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类型助餐服务机构,在科学核算成本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建设及运营扶持,警惕“福利泛化”。

二要注重整体布局,保证高效益。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四个一批”,坚持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和适度新建相结合,有效依托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布点布局规划,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纳入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任务、纳入各地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清单,统筹考虑、一体推进。新建改建一批。加强点面结合,充分挖掘现有设施资源,新建改建提升一批标准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完善建设运营标准,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完善拓展一批。要充分运用社区养老服务配套用房、养老机构、综合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场地设施完善拓展功能一批,实现设施应用效益最大化。社会合作一批。对于老年人口居住较多、助餐服务需求较大的居住小区,推动与具备条件有合作意愿的社会餐饮企业合作挂牌一批,实行动态管理。互助共建一批。对于常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农村社区,可依托养老大院或农民家中,与邻近社区(村)互助共建完善一批助餐服务设施,形成联动服务效应。

三要推进模式创新,保证高质量。盘活现有资源。在社区人口较多、服务需求较大的城市地区,强化产业思维,采取市场化运营,重点依托现有餐饮资源,采取合作挂牌的方式发展助餐。城市社区要积极依托现有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设施,设立老年就餐服务点,便于老年人集中就餐。积极支持在街道和乡镇设立中央厨房,可与为周边院校、医院、企业、政府机关等提供服务的中央厨房合并设置,集中制餐并配送至老年助餐点。注重智慧赋能。积极推动线上平台和线下配送相结合,指导建立助餐服务信息系统,采取刷脸、刷卡等方式,自动完成支付结算,适时生成老年人就餐信息。鼓励助餐服务组织与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合作,方便老年人及子女亲属远程点餐订餐。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培育社区送餐队伍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社工服务站点作用,打造老年助餐服务平台,培育发展老年助餐志愿者队伍和互助组织。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鼓励餐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完善连锁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运作方式,撬动社会消费活力,在保障行业微利的基础上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四要强化科学监管,保证高标准。强化过程监控。通过部门监督核查、老年人用餐评价、第三方抽样调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服务质量监测。强化隐患预防。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完善老年人集中用餐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强化知责明责。属地相关部门与街道(乡镇)要加强协同,对辖区内老年助餐服务设施,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和经营主体责任,切实拉紧责任链条,守护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吉林市、长春市、松原市、白城市、长白县、通榆县、延吉市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与会人员还观摩了船营区乐园社区、百兴社区,丰满区田园社区、佳岸社区,昌邑区松江热电社区等5个社区长者食堂建设和运营情况。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及长白山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厅等单位处室负责同志;各市(州)、县(市、区)及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民政部门负责同志;部分老年助餐服务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