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属于我国41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属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流脑后,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流脑常在冬春季节流行,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主要经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经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感染。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极高,携带率大约为10%-25%,流行期间携带率可能更高。

流脑是如何传染的?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可通过咳嗽、喷嚏等呼吸道飞沫传播。

因为病菌在外界生活力弱,间接传播的机会少,但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接吻、哺乳等也可能导致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防措施

01

接种疫苗

流脑疫苗的种类:

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共两种

①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A):可预防A群流脑,接种2剂次,6月龄、9月龄各接种1剂。

②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AC):可预防A、C群流脑,接种2剂次,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非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自费疫苗),共三种

①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可预防A、C群流脑,适用于3月龄及以上儿童,厂家不同,免疫程序也不同,具体接种程序参照厂家疫苗使用说明书。(可替代免费A群流脑疫苗)

②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可预防A、C、Y、W135群流脑,适用于3月龄~3周岁(47月龄)儿童。不同月龄开针,需要接种的剂次不同,具体接种程序如下:

3+1针程序:3-5月龄共接种4剂次,基础免疫每剂次间隔1个月,在12月龄时加强注射1剂次;(可替代免费A群流脑疫苗)

2针程序:6-23月龄共接种2剂次,每剂次间隔1-3个月;(可替代免费A群流脑疫苗)

1针程序:2-3周岁(47月龄)接种1剂次。(可替代免费A群和 3 岁接种的AC群流脑多糖疫苗)

③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预防A、C、Y、W135群流脑,适用于2周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中的高危人群,具体接种程序参照厂家疫苗使用说明书。(可替代免费AC群流脑疫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其他措施

除了疫苗接种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他卫生措施同样重要,包括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加强锻炼、按时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出现症状时,应及时规范就医;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避免出现严重健康损害。

来源:武汉疾控健康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