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高考的结束,志愿填报即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日各大高校发布了最新的招生政策,特意向考生及家长详细介绍了该校的“转专业”政策。从这些介绍中可以看出,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放宽学生入学后转专业的限制,部分学校甚至允许学生在读期间多次申请转换专业。这种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对于在读学生及即将报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利好消息。

作为河南高校的TOP1,唯一一所是211的双一流高校,郑州大学向来以学生为本,因此在全力建设专业的同时,也推出了一系列转专业政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该校转专业的相关政策,以及该校值得强推的王牌专业,希望能为考生和家长的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在郑大,学生可以因为“兴趣和专长”“原专业学习有困难”“愿意降级修读”等各种原因换专业学习。对于调换专业学生的成绩要求也不像之前那么严格,例如国际学院前50%便可申请国际学院内部转换专业。因此想要报考该校的学生如果由于高考分数限制而与理想的专业失之交臂,入校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自身条件进行转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目前郑大开设118个本科专业,根据最新发布的软科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来看,该校有112个专业上榜,占整体专业数量的98.2%,专业建设全面开花,涉及理工文农医管法等多个学科领域。也就是说,在郑大每个专业都很好,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实力报考。

但如果一定要挑选一个专业安利给大家的话,郑大的王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必定榜上有名。近日,郑州大学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揭示分子“暗态”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Molecular Triplet Generation Enabled by Adjacent Metal Nanoparticles”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这是该校在材料与光学交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也标志着我国在材料科学与光学交叉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首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并于2019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实力多次受到国家认可,具备强大的官方背书,其建设质量毋庸置疑。

既然是“一流专业”,其人才培养自然也是非同凡响。在人才培养方面,该专业采取的模式是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创新能力,通过鼓励本科生参加导师科研团队以及国家级大学生竞赛项目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学生连续多年在全国金相大赛以及“互联网+” 、“挑战杯”、 “节能减排”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其中,2019年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以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先后获选各级官方称号,还是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其背后少不了该专业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作为重要依托该专业73名教职工中,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特聘教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多达64人,师资队伍不仅学历高、年轻化,其结构也非常合理,组成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这些优秀的教师不仅在本学科领域具有深厚的造诣,而且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科研方面,该专业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包括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教师们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重大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0余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的培养成果同样非常突出,本科生超过50%保送或考取清华、北大、日本东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读研深造;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国企央企和其它材料相关企业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条件先进、发展前景广阔,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如果有考生对该专业感兴趣可以重点关注。当然,关注之余也可以多多了解郑大的其他专业以及转专业政策,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最佳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