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包括上海15所高校在内的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取得一系列成果,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上海取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全体会议暨产学研创新融合活动举行。 本文图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供图

6月13日,由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全体会议暨产学研创新融合活动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刘力介绍,将贯通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创新的全链条,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品开发的闭环生态。上海将打通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双向奔赴的“快车道”,已在商用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机领域有所布局,未来将在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进行积极探索。

作为上海市唯一一所以“工业大学”命名的高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已在浙江、江苏和安徽分别建设了19个技术转移工作站,在上海建设了2个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了“19+2”的总体布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陆敏表示,推动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对于共塑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管理机制及成果推广”项目启动。

由二工大承办的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立项《发展中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管理机制及成果推广”国际培训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埃塞俄比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波兰、斯洛伐克、巴基斯坦、蒙古、布基纳法索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员来沪参加,本次国际交流活动将持续到6月30日结束。

在揭榜挂帅现场签约仪式上,包括“浙江大学—上海电气风电研发中心(第三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浙江新化化工废弃磷酸铁和石墨材料的高值化综合利用”等在内的多个高校项目签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谢华清透露,此举是为了探索更多产学研成功案例,促进长三角地区高校、企业、政府等各方资源的有效对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