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授衔,傅作义却什么都不是,毛主席:做上将委屈他了

前言

“如果只是授予他上将的话,那也太委屈他了。不要因为他过往的经历否定他,他值得更高的军衔”这是1955年全军授衔仪式前,毛主席说的一段话。主席为何会这么说,这个他又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少年军官的成长之路

他是国民党起义军的将领中贡献最大的,当年要不是他,我党也不可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解放了北京,换来全中国的和平,可以说他是从国民党到为共产党贡献最大的将军,傅作义将军的一生,其实早就和共产党绑在一起了。

1895年,傅作义出生在山西运城的安昌村,他的父亲拥有天生的经商头脑,做起生意来顺风顺水,家里的条件渐渐的好了起来。做生意这些年,父亲体会到文化的重要性,很多时候要不是他足够机灵,就遭到其他人的欺骗了,于是父亲决定一定要培养一个有学问的人,就这样,傅作义被送入学堂开始接受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进学堂的他对什么都很好奇,喜欢读各种的经典名著,学习成绩也一直都是班里拔尖的。受民著历史的影响,年少的傅作义心里就一直做着一个绿林好汉的梦,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解救危难中的百姓,成为时代的大英雄。

1910年,傅作义考入太原陆军小学继续他的学生生活,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身处民族危机的他更是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走上和孙中山先生一样的道路,为人民谋取幸福和明天。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傅作义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响应时代的号召,剪掉了封建的辫子加入到起义军队伍,因为出色的表现当上了学生排长,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战争,年纪轻轻却已经从实战中学到了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5年考入保定军校继续学习,成绩一直优异,毕业那年已经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步兵军官,他的军旅生涯,从此就正式的开始了。

二、守城将军傅作义

毕业之后的傅作义回到了老家,当时阎锡山带领的队伍正好驻扎在山西。这对想要投军报国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刚想打瞌睡就有人给递上枕头这么巧的事,于是他就这么加入到了阎锡山的队伍中,参加了第二次直奉战争。

有着军校系统学习的经验,再加上年少时期那场起义中的实战,以及傅作义本身沉稳机智又勇敢的表现,获得了上级长官的一致赞扬,年纪轻轻的他就成为了团长。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阎锡山带头的晋军和直奉军阀合作,共同攻打国民党,傅作义作为主要力量,被阎锡山派出到天镇城防御,对抗国民党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敌多我少,这场战役很难实现逆风翻盘,国民党军队甚至在还没开战的时候,就已经扬言一个月之内攻下城门,一举制服直奉军阀。然而这次的如意算盘却落了空,因为他们遇上的人是傅作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镇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要塞之地,易守难攻,再加上有傅作义在,精密的作战计划加上精准的指挥,一攻一守之下,双方对战了整整三个月,还没有停止炮火。国民党军队都傻眼了,守城的是何方神圣,才能与之抗衡这么久还毫无进展。凭此一战之后再次升职为旅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傅作义成为了蒋介石的手下。加入国民党之后,很快迎来了人生的又一大战役,那就是涿州之战。

张学良作为对战方,听说过傅作义的威名,一直都想和他交手,见识一下对方实力的同时打压他。结果没想到,傅作义率部队偷袭,轻而易举的就攻下了涿州,张学良大怒,命令手下调来精兵援助,势必要和傅作义决一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下涿州后的傅作义没有掉以轻心,吩咐手下士兵迅速在城墙上做好防御,用来抵抗敌人的攻击,敌军数次攻击,一次比一次猛烈,然而有傅作义在,涿州城就像是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笼子,敌军再怎么攻打也像是蚂蚁撼大树一样,毫无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自己的指挥和战斗布局,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和张学良对抗了几个月,这一仗打完,傅作义的名号也真正的打响了。连续两次的坚守,也让人称呼他为“守城将军”。

三、抗日英雄

“九一八”事变之后,傅作义明白,要让全国的军事力量统一起来,共同对抗日寇,才能将敌人赶出中国的土地,维护好中国老百姓们的家园。蒋介石不表态,他可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后致电了多位将领,想要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并且还发表了全国民众书,呼吁百姓们共同抗日,不惜一切总结所有的力量,开展救国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将日寇赶出中国,蒋介石迫于压力开始了和共产党的合作。党中央为了支援傅作义的军队,派出了贺龙将军带领的队伍加入傅作义,共同对抗敌人,这也是傅作义和共产党的第一次接触。

面对敌人设备精良的飞机大炮,傅作义从来就没有退缩,在与日寇交战的三百多次战斗里,立下了赫赫战功,“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是傅将军对打击日寇表示的最大决心。在一次战斗中,由于武器方面不敌日本鬼子,傅作义带领的部队抵挡不住,几乎要全军覆没,上级下发命令让他撤退,他却违抗军令,并且在电报中回复“我这是在抗日,只有把日本鬼子打的撤退了我们才会撤退。违抗军令不是罪,不能将敌人赶出我们的土地,才是最大的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句话,表明了傅作义将军对打击日寇的坚定决心,虽然战士们牺牲了,但是在最后撤退的时候,傅将军命人将他们的尸首全部找回,设立纪念碑,让人们永远不忘记他们对抗日事业做出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这样英勇的首领,战士们的士气也被大大的鼓舞,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跟随傅作义将军多次打击日寇,将敌人打的落花流水,毛主席听过他的事迹之后,也托人送去了亲笔信,夸赞他是“全国抗战之先声”。

在和共产党接触过之后,傅作义将军提出中央能够在自己的部队里设立政治部,制定新的制度来管理军队,还仿照我党的部队精神,在管理的军队里设立了“十项纪律”,用来对部队进行更好的管理,蒋介石听到之后,评价他是“七路半”。

四、和平解放北平

抗日结束之后,在蒋介石的煽动下,傅作义和共产党又一次站到了对立面,结果却在偷袭石家庄的时候掉入了我党的陷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就在他犹豫是继续攻打还是求和的时候,董其武作为之前同在国民党手下的朋友,向傅作义伸出橄榄枝,劝说他弃暗投明。看着自己昔日的老朋友,如今也加入了共产党的阵营,他也开始犹豫了。

就在这时,女儿傅冬菊也趁热打铁开始劝说起来,原来女儿早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地下党员,她看出了父亲的顾虑,也劝他趁机起义,和共产党握手言和,最终答应了和共产党的谈判,并接受北平和平解放的协议。

1949年1月,傅作义签下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北平就这样在傅作义的一只笔下成功解放,百姓们毫发无伤,新中国的解放也直接迈出了一大步。陈毅更是在介绍傅作义的时候说他是“不费吹灰之力,在电台面前讲了半小时,就能让两个军起义,为共产党大大的减少了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受委屈的上将

新中国成立之后,傅作义成为我国第一位水利部的部长,之后的授衔大会上,很多在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将军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而傅作义将军却什么称号也没有。毛主席在解释这件事的时候说,傅将军对解放事业做出了太大的贡献,他的职务已经很高,如果授予他上将的称号,级别上反而还不如现在,这不是奖赏而是降级,怎么能对我们的大功臣这样做呢?

周总理在了解缘由之后还专门跑去和傅将军解释,将军非但没生气,还认为自己之前是国民党,和组织作对已经是弥天大错,现在能有这样的地位,继续为党和人民做贡献,已经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至于其他的只是虚名,他不在意也实在不敢承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将军戎马一生,为国家奋斗了一辈子,担任水利部部长后,更是勤勤恳恳的工作,到很多地方去实地考察,时刻关注人民用水问题,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年之久,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个为人民和国家操劳了一辈子的人,最终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总结

不管是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还是为人民服务的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将军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荣誉和地位在他眼里都不重要,只有心怀国家和人民,为了祖国的发展奋斗,才是真正值得大家爱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