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藏地的佛教文化,很多人都是非常好奇的。

不少人以为“活佛”就是表面的意思,即世俗生活中存在的“佛”。

这其实并不符合佛教的教义。

活佛是汉译,藏语为“珠古”,是对藏地佛教修行者的尊称,和表面字义的关系不大。

那么,藏传佛教的活佛是如何认定的?

这里面,有着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

一般来说,是根据遗嘱、预言、授记等透露的信息,甚至大喇嘛的梦境,来完成寻找和选定。

也就是说,活佛的认定通常是很神秘的,没有什么科学线索可言。

有的孩子从极为年幼的时候,就被认为是“活佛”,被当成接班人培养。

而坚赞诺布,就是其中之一。

多年前,年仅3岁的坚赞诺布,神奇地被认定为活佛。

如今的他过得怎么样,是否真如预言那般在佛学上有极高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幼老成、佛性初现,被认定为转世灵童

在藏传佛教中,班禅是地位最为崇高的活佛之一。

他被认为是活佛的转世,在佛教信徒心中,是至高无上的精神象征。

因此有着“肉身不灭、轮回转世”的说法。

十世班禅圆寂后,在政府的批准下,西藏寺庙成立了寻找转世灵童小组。

众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开始了神秘且艰辛的灵童寻找之旅。

通过神圣的祈祷和诵经仪式,初步确认了灵童的所在方位以及属相范围。

按照这些指引,小组将转世灵童的范围缩小到了最后的28位。

这其中,就包括嘉黎县一个普通藏民家庭的3岁男孩,坚赞诺布。

坚赞诺布出生于1990年的早春。

完全符合僧人们通过仪式所确认的马属相。

据说他在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显现了很多祥瑞的征兆。

父亲给他取名为坚赞诺布,也就是“神的宝幢”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坚赞诺布也表现出来了异于常人的佛性。

比如在玩玩具的时候,他会将玩具整齐地排列出来,同时给身边的玩伴讲经。

平时他对家里的宗教器皿也是异常感兴趣的,而这些家里人从未引导过他。

在来到坚赞诺布家的时候,坚赞诺布的一句话,让僧人们大感意外。

这个年幼的男孩说:“我等你们好久了。”

而且他当时所流露出来的神态,根本不像一个三岁孩童该有的。

“我等你们好久了”,这句话的指向性,似乎也相当明确。

在考察坚赞诺布的时候,僧人们还发现,他在佛学上的悟性是相当出众的。

才刚刚三岁的他,就已经能背诵出长篇经文。

最终,坚赞诺布在28位备选人中脱颖而出,被认定为转世灵童,带往拉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要得到佛祖的认可,真正成为转世灵童,还需要经过一道更为神秘的仪式——金瓶掣签。

金瓶掣签的来源已久,从清朝时期就得以设立。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查验、掣签、确认等方式,来确认转世灵童的身份。

这也是目前社会各界所公认的,确认班禅的最符合情理也最公平的方式。

如果坚赞诺布通过这项仪式,得到了佛祖的认可,将被正式确认为转世灵童。

1995年11月29日,坚赞诺布在拉萨大昭寺进行了这项仪式。

最终,佛祖认定坚赞诺布就是转世灵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沙弥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僧人

而在真正成为僧人之前,坚赞诺布还要经过受沙弥戒这个仪式。

对于受戒,大家可能有所耳闻。

但如果细究的话,藏传佛教的受戒和汉传佛教的受戒,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

在汉传佛教中,主张僧人吃素。

而在藏传佛教中,吃素并不是戒律规定,全看自愿。

而且部分僧人是可以结婚生子的。

藏传佛教的十条戒律,主要包括的是戒杀生、戒歌舞、戒酒戒色、戒妄语等。

这个仪式过程十分神圣严肃,因此不能对外展示。

坚赞诺布的受沙弥戒仪式,自然也在非常隐秘的环境下完成。

当天共有十一位高僧进入大殿,负责在殿中诵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小时之后,经过洗礼的坚赞诺布才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自此,坚赞诺布开启了他在寺庙中的新生活。

那么作为班禅的转世灵童,坚赞诺布在寺庙中的日常是什么样的呢?

僧人的修行日常,全然不同于普通人的生活。

对身和心的严格约束,让他们的日常变得格外枯燥乏味。

但是当时小小年纪的坚赞诺布,似乎从未认为这有什么难以忍受。

他的一天大致是这样度过的:清晨起来诵经,早饭过后开始全天的学习和修行。

上午通常要学习经文,下午和其他僧人进行辩经,晚上集体诵经后,很快就要熄灯入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说在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会有一些懈怠之心。

但是,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主动表示,每天上午在完成经文的学习后,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科目的学习。

被选为转世灵童的坚赞诺布,没有办法正常上学,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对外界知识所保留的好奇心。

在潜心佛学的同时,他也没有落下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学业。

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意外,没想到作为活佛的坚赞诺布,也如其他的同龄人一般,每天学习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