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

级别:国家级

类别:传统美术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噶玛嘎孜画派属于藏族唐卡的三大流派之一,流行于藏区东部,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以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轮铁王

噶玛嘎孜画派的风格来源较为复杂,其创派人物南喀扎西活佛以南亚梵式铜佛像为范,深受勉唐派绘画大帅嘎丹夏觉巴.页觉彭德的影响。经与南喀扎西同时期的八世噶玛巴活佛米久多吉总结先师及自己的经验,撰成《线准太阳明镜》,从级别:国家级类别:传统美术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而奠定了噶玛嘎孜画派的理论基础。

噶玛嘎孜画派最显著的特点是施色浓重,对比强烈,画面富丽堂皇,故在数百年中逐渐形成一套颜料制作与使用的特殊技法。创作中以白、红、黄、蓝、绿为母色,能调出9大支32中支进而变化出158小支诸种色相。

黄金的运用是藏传佛教绘画的一大特色。因使用金色被视为对神佛最神圣的供养,噶玛嘎孜画派有一套研制金汁及涂金、磨金、勾金线、刻金、染金的绝技,可将金色分成多种冷暖变化,可在黑地上用金线勾画十几种不同的层次效果,还可在大片涂金的地方用九眼石制成的笔摁出各种线条(俗称“宝石线”)。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巴蜀史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