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10点35分,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项目工地,在燥热的夏风中进入午休时间。

负责幕墙装饰的操作工张超缓缓放下吊篮,从55米高处下降至地面。收拾好电动扳手等工具,张超来到百米外的生活区,迎接他的是清凉的西瓜、解暑的绿豆汤以及11点开餐的午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温度高,早上5点天亮出工,上午10点半休息;下午4点左右继续干,晚上8点左右下班。最热的时候,我们不上工。”张超告诉记者,端午节前,就接到了班组长通知,“天气热,小心中暑”,还教大家如何避免中暑、保护好自己。每人都领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工地还给我们所有工人安排了体检,测血压、做了心电图。需要重点关注的(工友),班组长会每天晨会后单独提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总工鲁明介绍,进入6月,一接到高温预警通知,他们就制定完善了工地工人中暑应急预案,并协调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提供医疗支持。“我们还依靠科技力量,应对高温挑战。通过‘瓴眸智慧工地平台’,我们能时时关注工人作业情况,如有工人中暑,第一时间开展救治。工地还引入使用了气温智能监测设备和自动喷雾系统、移动式冷风机等智能降温设备,改善工人高温作业环境。”

省建设工会主席杨宝光说,今年高温来得早,夏季露天作业的建筑、环卫等行业单位需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预防发生职业性中暑事件。“我们协助和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制定防暑降温工作方案和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并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一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