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击沉一艘美国航母?

这段时间胡塞武装袭击美国航母的新闻可以说是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打中了,有人说没打中,更有人说不管打没打中,胡塞武装都创造了历史,在反美宣传上赢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胡塞武装没有命中美军航母的实证,而“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也一直遮遮掩掩,一边说自己未遭到袭击,一边又把几个月前的甲板视频拿来报这次的平安,导致命中与否已经说不清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抛开这些纷杂的吃瓜新闻,单纯讨论一下:到底如何才能击沉一艘美国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营销号使用的这张美国航母被击沉照片,其实是2006年美国退役航母“奥里斯科尼号”在墨西哥湾,作为人工鱼礁而自沉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击沉美国航母第一步:发现航母

进攻一艘移动中的航空母舰,最关键的不是如何突防,而是如何准确地发现航母的位置。尽管美国海军定期会更新航母打击群的部署地区,但想要在茫茫海域中确定其具体位置,好比大海捞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军有官方网站定时报道自己的航母位置

最直接的搜寻方式就是卫星扫海,例如美国从1970年代开始部署的“海军海洋监视系统(NOSS)” ,就是一系列的低轨道的情报卫星集群,通过捕获航母的电磁信号对其进行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世界各国的海洋监视系统要更加完善,除了卫星集群外,还包括部署在海岸的近海搜索雷达、部署在重点区域的无人潜航设备、以及部署在内陆的超视距雷达。

此外,针对疑似航母活动区域的高密度侦察,还可以直接派出飞机进行侦察,比如前苏联在第一代海上监视系统中使用的“图-16 RM”电子侦察机、“图-95RT” 远程雷达搜索飞机。

除了电子侦察机,也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扫海探寻,例如美国的“美国广域海上监视系统(BAMS)”,就是利用MQ-4C“海神”无人机进行高空侦察,一次续航可达30小时,24小时内即可侦察700万平方千米的海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比较危险但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派一艘舰艇一直跟踪敌方航母战斗群,伊朗海军就经常跟踪美军航母战斗群,再有就像咱们的南昌舰直面外军航母编队,也是一种最直接掌握敌军位置及动态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击沉美国航母第二步:

了解航母战斗群的防御手段

想要击沉一艘航母,至少要了解其具备哪些防御手段,才能选择最具威胁的攻击方式,以美军尼米兹级航母为例,通常伴随执行任务的主要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伯克级驱逐舰。

尼米兹级航母拥有的主动防御手段:

1、RIM-7 “海麻雀”舰载低空短程防空导弹:最大作战高度3公里,最快飞行速度3.5马赫,最大拦截距离20公里,主要用于攻击低空飞机,也用于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RIM-116 “滚动机身”舰载导弹:最快飞行速度2马赫,最大拦截距离10公里,主要用于拦截反舰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密集阵”近防炮:射速3000发/分钟,有效射程1.5公里,主要用于拦截各类空中目标,可对多个亚音速目标进行拦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AN/SLQ-25 Nixie 拖曳式鱼雷诱饵:可通过发出模拟本舰的船舶噪音来引诱被动制导鱼雷攻击错误目标,也可发出经过放大的鱼雷声纳信号来阻止主动制导鱼雷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主动防御手段:

1、“标准”-2MR Block IIIB(RIM-66M-5)舰空导弹:使用MK 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最大射程170公里,最快飞行速度3.5马赫。

2、“标准”-2ER Block Ⅳ (RIM 156A)舰空导弹:采用二级固体火箭推进,最大射程提高到370公里,最快飞行速度3.5马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标准”-3 (RIM-161)舰空导弹:拥有3级推进和第4级的姿态控制能力,最大打击距离可达1200公里,主要用拦截弹道导弹。

4、ESSM型“海麻雀”导弹(RIM-162):专门用于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自身最快飞行速度可达到4马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标准”-6(RIM-174 ERAM)增程防空导弹:主要用于打击各种飞机、无人机、反舰导弹、弹道导弹,可拦截高空的弹道导弹或是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拦截范围可达到370公里,最快飞行速度3.5马赫。

6、“密集阵”近防炮。

伯克级驱逐舰拥有的主动防御手段:

伯克级驱逐舰同样拥有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的大部分舰空导弹,比如“标准”-2MR、“标准”-3,等等,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东西。

比如“Nulka” 导弹诱饵:一种悬停式有源诱饵,发射后可以在空中悬浮,并向来袭导弹发射干扰信号,可引诱来袭导弹偏离真实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击沉航母第三步:选择攻击方式

知道了航母及其战斗群的主要防御手段,就得选择合适、有效的攻击手段,方能最终击沉一艘航母:

1、自杀式无人装备

自杀式无人装备是门槛较低的进攻航母的手段,主要包括自杀式无人机以及自杀式无人艇,但皆得有数量上的优势,至少得和航母战斗群的发射单元处在一个量级。

故此,自杀式无人机得是达到上百架规模的无人机蜂群,才有可能对航母造成实质性伤害,否则航母战斗群有大量的舰空导弹可以进行拦截,而“密集阵”近防炮对于这类亚音速目标的拦截成功率也很高。

不过最关键的问题是,自杀式无人机普遍威力不够大,顶多能炸毁舰岛和甲板,基本不可能击沉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杀式无人艇目前已有实战战绩,乌军用无人攻击艇成功偷袭击沉了俄军多艘大型军舰,而且威力足够大,可以击穿水线位置的船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航行在辽阔海域中航母战斗群,使用自杀式无人装备最核心的问题,如何能够在几十公里的范围内不被航母战斗群发现,而且能够缓慢的接近航母不被拦截。

如果做不到饱和攻击,那么这些无人机无人艇根本不可能接近航母。

2、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按照飞行速度可以划分为亚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三个层次。

对于亚音速反舰导弹,航母战斗群可以选择发射舰空导弹拦截、发射导弹诱饵引离、“密集阵”近防炮摧毁,如果只是几枚亚音速反舰导弹很难命中在重重保护下的航母。

历史上,舰空导弹第一次在实战中成功拦截反舰导弹,就是由“梅森”号伯克级驱逐舰创下的。2016年10月,胡塞武装向其发射了5枚反舰导弹,“梅森”号发射了2枚雷达诱饵、1枚红外诱饵和几枚“标准”-2成功拦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超音速反舰导弹,“密集阵”近防炮系统的拦截成功率将急剧下降,“标准”-2、“标准”-3将成为防御主力,各种导弹诱饵是否能发挥作用则取决于该型反舰导弹的制导性能。

而对于超高音速反舰导弹,例如俄罗斯的“锆石”、解放军的鹰击-21,基本上只有“标准”-6、ESSM型“海麻雀”还有拦截之力,但是成功率不会太高。尤其具有末端机动能力的高超音速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鱼雷

实际上,相较反舰导弹,鱼雷是攻击航母最有效的方式。

美国海军曾在5艘尼米兹级航母上安装 “ATTDS” 反鱼雷系统,通过发射小型鱼雷拦截来袭鱼雷,但后来因为可靠性问题逐步拆除。因为,至今为止航母战斗群基本上不具备任何主动拦截鱼雷的手段,主要依靠机动躲避以及释放诱饵引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足以对航母造成伤害的重型鱼雷基本上射程都在50公里左右,想要击中航母最关键的其实是如何让潜艇突破航母战斗群的反潜防御网,在50公里处发起攻击。

由于以上特点,有一些特种鱼雷实际上可以对航母造成极大威胁:

一是俄军的“状态”-6 海洋多用途系统,一种自主核动力无人水下航行器,其可以长期在海底低速静音潜行以避开航母战斗群的反潜探测,最终在航母附近发射一枚核弹将其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超空泡鱼雷,比如俄军的VA-111 Shkval,其可在鱼雷周边制造气泡,从而让鱼雷拥有100米/秒的高速移动能力,让航母无法通过机动躲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超空泡鱼雷的射程一般只有10公里左右,所以目前世界各国还在研制所谓的“跨介质导弹”,其先以超音速飞行逼近航母防御圈,而后过渡到掠海飞行躲开航母预警雷达,最后在10公里处潜入水下,转为超空泡鱼雷模式,最终命中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击沉美国航母的第四步:

饱和式攻击

由上可知,在不发动核战争的情况下,目前击中一艘航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高超音速导弹,但命中航母不代表就能击沉航母,因为航母的抗击打能力还是很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航母的核心位置都有极厚的钢板防护,比如航母动力系统侧的船体有厚达300毫米的装甲;其次,航母内有一系列相互独立的水密舱室,一旦航母被击中,通过损管很快就能阻止航母进一步进水;同时,现代航母一般都有冗余设计,即存在多套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即便一个受损也可启动冗余系统,而后在驱逐舰的保护下返回母场大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有个别突破防护网的反舰导弹击中美国航母,美国航母也只会受伤,而不会轻易的沉没。

二战珊瑚岛海战中,著名的约克城号航母被一枚日军炸弹击中,炸弹击穿了四层甲板,三座锅炉受损。但约克城号回到夏威夷,仅用三天便修好恢复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鱼雷击中时的约克城号航母

到了中途岛战役,有9架九九式舰爆机突破了F4F舰载机和航母舰队防空网,其中投掷的三枚250公斤炸弹击中约克城号,几小时后又被两枚鱼雷击中,至此约克城号仍未沉没,在经过一天一夜后,不幸被躲过驱逐舰搜索的日本潜艇发现,约克城号连续被3枚鱼雷击中,经过一夜后沉没。

在二战结束后的“十字路口”核试验中,90多艘战列舰、航母组成的靶船舰队,硬生生扛着了两枚2.3万吨爆炸当量的核弹攻击,第一次核爆只有5艘军舰沉没,第二次核爆有10艘军舰沉没,其中一艘是萨拉托加号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核爆实验,有5艘军舰沉没(红X标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爆中幸存下来的独立号航母

另外,美国海军在2005年曾做过一项航母沉没实验,已退役小鹰级航母“美国”号被当做靶船,在被各种导弹狂轰乱炸了25天后才开始沉没。所以,想要击沉更加现代化的尼米兹级航母必须进行饱和式打击,才可能彻底击沉一艘美国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当做靶船击沉的美国号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