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听说手术只要几分钟,激光扫描只需要23秒。可不可以今天就做嘛?”

“我想做完手术赶紧出去耍,医生可否帮我提前安排?”

高考结束后,很多考生都将近视手术放进了“心愿清单”,很快成为摘镜人群的主力军。然而,不少高考生将近视手术等同于一般商品交易。为此,眼科医生提醒,近视手术不是“一锤子买卖”,也并非人人都能做,选择近视手术需要慎之又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院大厅里咨询近视手术的患者和家属。爱尔眼科四川省区供图

23秒的背后:眼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别看一台全飞秒手术只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其中飞秒激光进行扫描时间只有短短23秒,背后却是无数科技成果的累积、无数科学家和眼科医生的付出。“患者感受到的是快速与舒适,医生则清楚这是难以衡量的时代更迭。

“我更愿意称其为‘漫长紧张的23秒’。”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副总院长周进有30多年屈光手术经验,她2010年做屈光手术的时候,用的设备还是板层刀,“当时激光扫描的时间也很久,600度的近视可能要扫70多秒。全飞秒的出现不仅把切口缩小到2-4毫米,而且让整个激光扫描的过程只有23秒。同时,这23秒对患者来说是舒适的,只需要做到保持不动就好。”周进感慨,这23秒的激光扫描对整个屈光手术来说是极大的进步。

至于手术术式,眼科医生们一致认同,不同情况的近视患者适用不同的近视手术。周进强调,近视手术不是一般商品交易,更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说摆上各种术式让患者随便挑选”,它是一个诊疗过程,医生需要和患者面对面沟通,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才能制定治疗方案。“术前检查就是医生用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适合什么手术的依据。”周进表示,通过术前检查,如果发现有圆锥角膜、有活动性炎症反应和感染、角膜厚度不符合手术要求、重度干眼等情况,都不能进行手术。

全飞秒设备可以复刻同质化 但医生的能力技术无可替代

从成都市的情况来看,全飞秒和ICL晶体植入术是目前近视手术的主流,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周进表示,手术学是一门经验学科,设备再好也只是工具,真正对手术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医生。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整个手术过程的把控、对患者配合度的把控,以及手术的技巧、术后的效果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么说吧,全飞秒那短短23秒的扫描时间,考验的是医生的实操能力和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的能力。”

而在具体操作中,还有需要复合型术式的状况。例如,周进就曾带领团队为一名2300多度近视+400度散光的患者实施过ICL晶体植入术+激光手术的强强联合术,通过第一次的ICL晶体植入术校正了其1800度的近视,其他部分的近视和散光,半年后用第二次的激光手术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长周进在手术中。爱尔眼科四川省区供图

今年1月,成都医学会公布的“2023年度成都市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周进因《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多类近视的视觉质量研究及长期疗效评价》项目获得三等奖。

特别提醒:近视手术应注意术后复查

术前检查排除了不适合手术的情况、手术过程医生把控得当,是不是就意味着手术成功?“还不够!我们还得看术后复查的情况!”周进说,从这几天咨询的情况来看,高考生们好多都忽略了术后复查这件事。

近视手术不是一般商品交易,它的“售后服务”也不一般,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复查。复查是确保近视手术安全和效果的关键环节,各术式近视人群术后一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以及术后一年,都应该定期进行复查,而且建议之后每年都进行一次复查。

周进介绍,爱尔眼科在亚洲、欧洲、美洲有881家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其中中国内地有750家,覆盖31个省市区),术后复查可以在这些机构免费进行。对于高考生来说,做完手术后将来有可能会在异地上大学,近视手术后的异地复查这种服务模式的升级,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反之我也想强调,中国眼科的发展与国际同步,中国医生的经验全球领先。”周进在成都也为不少外籍近视患者做过手术,最近的一位是今年3月做近视矫正手术的美籍患者Ryan,他在成都通过全飞秒激光手术摘掉了眼镜。周进相信,科技的进步、中国眼科的国际化、服务数字化将带动行业进一步发展,惠及更多人。(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