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大家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或许就是打开冰箱,喝一口冷饮或者吃一口冰西瓜。

现在的西瓜普遍偏大,想要一次性吃完一整个西瓜往往很难,于是只能将西瓜切成两半,先将一半吃掉,再将另一半放进冰箱冷藏。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冰西瓜不仅口感更好,而且还能防止西瓜变质,可谓一举两得。如果你也这么想,甚至正在这样做,劝你慎重!因为这个动作,很可能会害得你上吐下泻、高烧不退甚至是危及生命!

一块冰西瓜,险些要人命!

最近,媒体报道了陕西西安一家三口,因为吃隔夜冰西瓜全部住进医院的新闻。然而,这并不是隔夜冰西瓜第一次出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家住江苏宿迁81岁的陈大爷,因为吃了隔夜冰西瓜,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医。经过检查发现,陈大爷出现感染性休克,同时还出现了多器官功能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家住武汉五十多岁的刘女士,因为吃了隔夜冰西瓜,出现了发热、畏寒等症状,并在次日出现了两眼发昏、双腿乏力、发抖等症状。

在送进医院时,刘女士体内的感染指标已经是正常值的几千倍。细菌从肠道进入血液,引发了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好在抢救及时,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剧。

无独有偶,2018年夏天,湖南一位70岁的大爷在吃完隔夜冰西瓜两小时后,腹痛难忍,送医检查后发现近70cm的小肠已经充血、水肿、坏死,最终这70cm小肠被手术切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二连三的事故层出不穷,这也使得深圳疾控在早前曾发出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夜冰西瓜为什么这么危险?

一个完整且没有破损的西瓜,内部基本上是没有细菌的,可一旦切开就会接触到外面的细菌。比如切西瓜用到的刀、砧板和手不干净等,就可能导致西瓜被细菌污染。

所以,隔夜冰西瓜能不能吃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被致病菌污染。

隔夜冰西瓜之所以这么危险,是因为很多人把冰箱当成了万能且安全的“保鲜箱”,觉得不管什么食物只要放进冰箱就安全了。

事实上,冰箱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安全,里面有多种细菌,并且冰箱的温度很适合一些细菌的生存。

切开的西瓜在放进冰箱后,表面可能会滋生细菌,另外西瓜富含各种糖分等营养物质,这也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养料。如果西瓜切开后,放在室内环境中时间较长,此时很可能就已经变质或者被细菌污染了,如果再套上保鲜膜放进冰箱,无异于进一步加速西瓜的变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不少人平时喜欢将各种食材一起放在冰箱冷藏,比如果蔬、生肉和熟食等,这些食物本身就带有一些细菌,长期放在冰箱里,冰箱里面也会残留大量细菌。

可以想象,西瓜存放在这种环境下到底有多危险。

不干净的冰箱,可能在“养”细菌

冰箱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安全,有些细菌就喜欢在这种低温环境下生存。

①李斯特菌

常常潜藏在肉类和牛奶中,耐温能力极强,哪怕在零下20℃的环境下依然能存活一年。人在感染李斯特菌后,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②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一般集中在畜肉类和其加工制品、禽肉、蛋奶等。沙门氏菌在人体内达到一定数量会在肠道中繁殖,并通过人体的淋巴系统进入血液,患者会随之出现发烧和腹泻等症状。

③志贺菌

志贺菌可导致细菌性痢疾,没吃完的西瓜中就可能存在志贺菌的身影,此外志贺菌还会“人传人”,志贺菌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所以从冰箱里拿完蔬菜水果后,一定要及时洗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④耶尔森菌

往往潜藏在生猪肉中,可导致肠胃炎、阑尾炎和败血症等。

西瓜这样放,隔夜才安全

首先,一定要及时放,西瓜在切开后,要尽快放进冰箱,别等几个小时了才把剩下的西瓜放冰箱。西瓜在切开后,如果放在常温下超过2小时,最好就别吃了,因为西瓜富含糖分,水分含量高达90%,常温下可以说是微生物的天堂。

其次,一定要及时盖上保鲜膜,虽说保鲜膜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理论上更有利于细菌的滋长,但这里的细菌不一定就是致病菌。相反的,保鲜膜可以将西瓜和其他食物隔离开,避免被细菌二次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最好放在专门的区域,因为冰箱里的其他食物可能携带大量致病菌,现在的冰箱一般都有分区,最好将西瓜和肉、禽、鱼以及海产等分隔开来。

最后,哪怕已经放在冰箱里了,冷藏的时间最好别超过12个小时,最长不应该超过24小时。

这里单独提醒一下,有些人喜欢把隔夜冰西瓜的表面切掉,以为就能安然无恙了,实际上这并没有任何作用,因为细菌并不仅仅存在于西瓜表面。

另外,有的人会把西瓜变质的地方切掉或者挖掉,继续吃剩下的地方,这样做也不安全。因为西瓜的果肉一旦已经被微生物侵袭腐烂变质,我们很难保证致病菌没有扩散到西瓜内部,因为人眼是几乎看不到微生物的,所以这种西瓜最好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