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鲍聪颖)在西城区广内街道,一幅以“全时全龄全域”为核心的服务蓝图正徐徐展开,党群服务中心作为这一构想的实体载体,正以全新的面貌,全天候、全龄段、全方位地深入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编织着一张覆盖时间、年龄、空间的幸福网络,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生活必要场景,地区单位共融、共通、共建的联动聚力平台。

温暖不打烊,党群中心全天候服务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广内街道“党群夜航”启动仪式举行。西城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大鹏,广内街道工委书记王丹,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高聪聪出席活动。启动仪式上,揭晓了“党群夜航”精彩系列课程安排,并为特邀讲师颁发了荣誉聘书,宣告这一创新服务模式正式启动。

夜幕降临,当城市多数公共服务设施陆续熄灯时,广内街道的“党群夜航”却刚刚启程。“没想到晚上还能来这儿参加瑜伽课,工作再忙也能照顾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居住在广内街道西便门东里社区的张女士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告别“朝九晚五”的传统模式,广内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启“全时”服务新篇章,实现“午间不休息、早晚延时开、周末不打烊”服务模式。无论是晨曦微露还是灯火阑珊,这里总有一盏灯为群众而亮。从“早八点太极”到“午间加油站”“居家宝妈加油站”,再到“党群夜航”“党群夜话”“晚七点儿童体适能”等提供心灵的栖息地,乃至“周末狂欢日”“周末减压工作室”等为繁忙一周画上休止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全时”理念服务辖区党员群众,成为百姓随时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全天候服务阵地。

幸福无代沟,党群中心让群众想来、爱来、常来

在广内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年龄不再是参与的门槛,“全龄”活动精彩纷呈。幼儿在“四点半课堂”中探索知识的海洋,青年在“科技体验营”“文化研学游”中激发创新火花,老一辈能在“书法雅集”中寻觅文化的韵味,宝妈们在“自媒体运营课程”中发现自我价值,上班族在车友会、影音俱乐部、球迷之家中释放压力,每一份热爱都有处安放,每一颗心灵都能得到滋养,实现了“老有所学、幼有所乐、青有所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觉得党群服务中心就是开会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放学有地方去,老人有了新的朋友圈,我们年轻人也能找到放松的方式。”槐北社区居民张先生感叹。从日常的便民服务到特色主题活动,广内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已悄然成为居民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发展不设限,党群中心成为地区各单位联动聚力平台

秉持“全域”理念,广内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不仅仅是一处服务的场所,更是党建引领下的资源共享平台。党群服务中心携手党建协调委员会单位、专业院校、商业机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以及社区自治组织共同推动“同行五赋能计划”,构建起一个开放融合的服务生态系统。企业家学堂、轮值联席机制等创新举措,为地区经济文化注入新鲜活力,让“七小门店”、新兴企业与社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与多方合作,就是要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双重引擎。同时,依托两级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即街道、社区以空间换优质服务,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机构互惠合作,为社区、基层减负的同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共同推动百姓服务优化升级、形成公益服务+低偿服务+资源置换+慈善捐助等多项服务功能,让社区不再只是居住的场所,而是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共生体。”广内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立全时服务,破时间限制;立全龄活动,破内容局限;立全域模式,破运营单一——广内街道以“三立三破”为路径,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有品质、有活力的社区服务典范,让百姓“进来串门更多、参与活动更多、融入治理更多”,让“党建引领更深入、党群服务更深广、百姓印象更深刻”,让每个人的故事都与党群服务中心紧密相连,为西城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