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青春闵行文化艺术季暨虹桥镇第二届青年戏剧节闭幕式上,少年演员、青年演员汇聚一堂,以戏剧为媒,促少年成长,诉青年梦想。随着一台台精彩的剧目上演,青春的激情与艺术的火花在青年发展型活力街区老外街碰撞出耀眼的光芒。

传承:

让红色故事中有更多小朋友的身影

舞台上,是一群从未接受过戏剧训练的小演员,他们从开始的不敢张嘴,到一步步体验角色、突破自己,直至完美演绎了红色话剧《前路》,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悉,《前路》是虹桥镇本土原创红色话剧,讲述的是1944年上海沦陷时虹桥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征粮危机时,虹二村村民陈金贵为保护乡亲们被打成重伤,在遇到地下党员、虹溪学堂的龚舒萍老师后坚定入党,并带领全体村民成功抗捐“军警米”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虹溪学堂,正是如今的虹桥中心小学。时光荏苒,80年后的今天虹桥中心小学少先队员们在舞台上再现当年义举,孩子们的演绎青涩且真诚,舞台张力十足。

虹桥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孙承铉出演虹二村村民陈金贵的角色,在提高表演能力的同时,他对历史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次能够作为一名小演员,重现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对我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站在舞台上听到来自观众席的掌声,我无比骄傲。”虹桥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奚萌饰演汉奸张二狗,在他的演绎下,阴险、狡猾的汉奸形象格外生动,“生活中我可是最讨厌这种人的,但是作为演员,我要努力演好这个角色”。

孩子们的表演让传承版《前路》导演、初心话剧社艺术总监朱瑞欣慰不已,“排练这样一部戏,难度很大,孩子们都是戏剧零基础,也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经过辛苦的排练,在最终的舞台上,孩子们完整地呈现出了那个年代的故事,尤其是正反两派的戏剧冲突,让这部戏真正立住了

创新:

融入青年们的思考与创新

现场戏剧中,不仅有青年戏剧人对国家民族存亡、新中国发展建设、个人成长与奉献的思考,也有虹桥镇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带来了《幕启之前》,该剧讲述了1938年上海进入孤岛时期后,顾仲彝等人组织的上海剧艺社收到了日伪的威胁信,信中还附有一颗手枪子弹,是继续演出,还是暂停?最终剧社决定坚持进行戏剧活动,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演员们的真情投入,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心话剧社带来的原创先锋剧《海浪染尽天边外》讲述主人公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的一系列成长经历。该剧表现形式独特新颖,将海浪声贯穿全剧,同时将传统文化运用于戏剧当中。

“我们是讲梦想的戏,其实梦想和大海是息息相关的,未知、神秘、惊险又令人神往。而飞机则象征着梦想的种子,承载着我们到梦想的彼岸。”青年戏剧导演马梓豪谈道,“此外,我们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了傩戏、戏曲、京剧等元素,让传统文化在当下有一个全新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这也是初心话剧社首次尝试的剧目类型,突破传统,大胆创新。自社团2018年成立以来,走进校园、园区、社区,讲述虹桥故事,推出《初心》《奔跑追梦人》《连线》《前路》等多个优秀原创剧目。

如今,初心话剧社带着新剧破茧蝶变,用新的演绎,展青春之朝气,让“活力虹桥”更加闪耀。

未来:

繁荣虹桥地区文化市场

近年来,虹桥镇已然成为当下青年人近悦远来的福地和宝地,一大批新兴领域青年在此集聚。虹桥镇以打造青年友好型街镇为目标,以戏剧为媒,促进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闭幕式上,虹桥镇与上海戏剧学院举办了共建仪式,虹桥镇党委和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党总支、导演系党总支分别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未来将搭建共建平台,推动镇校合作,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育虹桥地区文化市场,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能级等。

“我们希望,虹桥青年戏剧爱好者们继续坚持初心,创排反映虹桥转型发展、展现身边人身边事的作品,我们也将持续打造近悦远来、创新活力、宜居宜业的青年发展新高地。”虹桥镇党委副书记胡丽琴谈道。

本次闭幕式对25日、26日参与竞演的优秀剧目进行了颁奖。青春闵行文化艺术季暨虹桥镇第二届青年戏剧节闭幕式落下帷幕,但其激发的创意火花和文化热情将持续照亮每一位青年的前行之路。

文字:宿铭珊

部分供稿:闵行团区委 闵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