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绩

●揭西县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64亿元,比增4.7%。

●截至今年5月,全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8.82万亩,完成春播任务100%;去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4.77万亩,总产量17.47万吨,其推广水稻良种良法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

●至目前,揭西县有2个省级、6个市级、22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省市县梯次产业园发展格局。

●全县已种植苗木323911株,建设美丽庭院385户,打造各类主题林102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揭西县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位于潮汕平原西北部、揭阳市西部的揭西县,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广东绿色名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成为首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传统上,揭西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揭西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省委“1310”部署要求,揭西县农业农村局大力落实揭西县委、县政府“农业兴县”工作部署,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巩固脱贫成果、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综改革等工作,加快补齐“三农”工作短板弱项,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揭西县主要领导下农村基层调研。

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农村经济良好运行各项指标得到增长 据统计,揭西县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64亿元,比增4.7%;林业产值3.25亿元,比增20%;牧业产值4.24亿元,渔业产值0.9亿;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69亿元,比增12.5%。

——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得到较好发展 揭西县优先大力抓好粮食生产项目建设。该县投入资金282万元,建设3个集中育秧设施项目,其中五云镇集中育秧设施完成建设并投入早稻生产服务。投资120万元开展3个水稻(双季)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区建设,目前早稻示范区正在实施。改造提升5546亩高标准农田项目6月底开工建设。春耕阶段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747亩,占年度任务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揭西县棉湖镇鲤鱼沟村。

——大力抓好春耕春收粮食生产 该县及早研究部署今年粮食春收春耕工作,提前做好生产用种、用肥、用药以及农机等生产资料准备,夺取粮食生产主动权。截至5月,全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8.82万亩,完成春播任务100%;完成春收粮食作物面积约7.75万亩,同比增加6%,完成粮食产量2.74万吨,同比增加5.9%。

——强化畜禽养殖监管和推进规模化养殖 该县加强和规范产地检疫工作,控制疫病传播和流行,严把屠宰检疫关,目前已完成生猪、鸡鸭等69.92万头(羽)畜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生猪27444头。今年全县立案查处私屠滥宰案件6宗,捣毁私宰点6个,确保上市肉品安全卫生。全县能繁母猪年产4800头、出栏生猪12万头的揭西元华九号扩繁场于今年5月落成,将于近期投产。目前,全县现有生猪养殖规模场92家,存栏量18.63万头;鸡养殖规模场16家,出栏量573.99万只,禽肉产量0.79万吨;水产品产量1.13万吨。

此外,揭西县还大力推广水稻良种良法,去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4.77万亩,总产量17.47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粮食生产任务目标,该县推广水稻良种良法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推广报道。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兴县”

农村产业是揭西县三大产业之一,占据全县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首先该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揭西县有2个省级、6个市级、22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省市县梯次产业园发展格局。计划总投资2.13亿元的揭西县苦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省级中期评估,已投入建设资金1.48亿元,21个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项目4个。其次,推进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建设。该县制定出台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工作规则”“考核办法”等文件及6条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深入推动农业产业链建设。2024年新增苦笋、蔬菜2条市级产业链,累计打造了4条市级农业产业链(生猪、茶叶、苦笋、蔬菜)和4条县级农业产业链(南药、橄榄、水稻、番薯),目前全县茶叶种植8.1万亩,苦笋4万亩,优质蔬菜0.6万亩,南药3.1万亩,橄榄4.5万亩,番薯12.8万亩。第三,强化农业品牌建设。目前,全县有2个省级菜篮子基地、1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4个市级菜篮子基地;凤江镇凤湖种养专业合作社蔬菜生产基地于今年3月被新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揭西炒茶、揭西苦笋、天鹅湖橄榄、坪上青梅等8个农特产品牌持续优化;揭西菜心、揭西橄榄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粤字号”品牌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11个等系列农产品受到广大群众青睐。第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该县出台有关方案,积极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申报省级、市级、县级示范经营主体和省级标杆。今年来,五经富镇乡野种养专业合作社等7个合作社入围省标杆农民专业合作社、灰寨镇华涛种植场等4个家庭农场入围省标杆家庭农场,数量居全市第一。目前,全县县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共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3家、示范家庭农场16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揭西县灰寨镇古村落新宫林村俯瞰图。

建设美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去年以来,揭西县共投入驻镇帮镇扶村资金6.97亿元,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其中投入资金1.94亿元用于推进雨污分流项目建设,投入资金1535万元,推进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类。

全面开展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农村供水规模化提升到8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达到99%以上;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7个项目约16.2公里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全面铺开农村污水处理站、多级厌氧池、人工湿地;逐步完善配套管网,全县共有污水处理管网2432公里,雨污分流覆盖率达到81.8%;科学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74.73%。

——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该县制定印发相关工作方案,持续巩固拓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投入资金1535万元,推进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跨省域调剂资金250万元用于农村问题厕所整改及公厕后续管护,至目前,全县共有卫生户厕15.4万个,卫生公厕651个。下达专项资金400万元开展用于村庄清洁、村庄道路沿线环境整治、河道清淤等,同时清理积存垃圾、杂物等1.5万多处,清运垃圾6000多吨,完成清淤河道、沟渠长度104.3公里,清淤总量约11.16万立方米,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整体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揭西县塔头镇旧住村全貌。

——推动村庄绿化美化 去年以来揭西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55万元、村集体收入154万元、社会资金1981万元,推进村庄绿化。截至目前,全县已种植苗木323911株,建设美丽庭院385户,同时,积极推动主题林建设,相继建设了政协林、工会林、青年林、卫健林、乡贤林、知行林等一批主题林。去年该县在参加各项同类评比中,共荣获了“绿美广东竞风华”揭阳站海选“优胜奖”、省总决赛“优秀组织奖”。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揭西县贯彻落实“文旅活县”战略部署,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提质升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效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共有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此外,该县不断优化提升旅游精品线路,“踏寻乡土风情 品味多彩揭西”之旅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去年成功举办揭阳首届潮客粤菜乡厨厨艺邀请赛、擂茶擂台赛、山地自行车赛事、铁人三项公开赛、国际登高邀请赛、梅花节、樱花节、三山国王文化交流、大洋篝火节、潮汕美食节、冰雕美食文化节、茶旅文化节等20多场节事活动,开展金狮、英歌、潮剧、客家山歌等非遗项目进景区活动16场次。积极开展文旅宣传活动,推出“来吧,揭西氧你”文旅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百万,该县还组织拍摄了“一分钟揭西文旅”宣传片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上播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情旅游小镇良田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揭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桂山指出,全面落实“农业兴县”工作部署主要依靠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力推进。同时,我们也加快了人才队伍建设,如果没有乡村振兴建设人才,“农业兴县”也将很难实现。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才驿站作用,打造全县人才互动交流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要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立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引进体制机制。此外,要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动员村民参加“广东技工”“高素质农民”“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收致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如今,揭西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4.77万亩,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做到了“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富民”“兴村”“活县”等理念深入人心,该县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奋力谱写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