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一鸣

“你们知道港铁第一百个车站名字是什么吗?”十二日上午香港新闻联理事会一行到红磡站参观“站见”铁路展,负责导赏的营运主管吴雪花在介绍展览内容之前提问,但没有人知道,她说,参观结束前会“开估”。自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本港第一条地铁线观塘至石硖尾投入服务,至今已经四十五周年,迄今为止,港铁总共有十条路线九十九个车站。六月十五日,香港至北京、香港至上海两条直通高铁线开通,夕发朝至,这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今年四月开馆的“站见”,旨在和市民一起回顾港铁历史,同时展望香港铁路未来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见”位于红磡站C1入口附近,原本这个位置是广九直通车的入口处,随着西九高铁站投入使用,广九直通车成为历史,港铁申请将这块本来属于禁区的地方,打造成一个临时铁路展览馆。

“站见”,即“车站见面”的意思,这个名字非常贴地。展馆入口设计以两条路轨营造时光隧道的视觉效果,虽然展馆地方不算大,但内容相当丰富,有三架退役列车,包括东铁线第一代电气化列车“黄头”、中期翻新的“乌蝇头”列车,还有56号柴油电动机车、80年代列车的头等车厢、俗称M车的现代化列车车头,以及信号灯、候车室木椅、雷达钟、各个年代的各种标记等等。每一件展品都可以唤起参观者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每一个展区都是打卡点,更难得是这个展览有现场感,参观者从地面搭扶手电梯下到月台,有一种准备登车北上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从纵的角度还是从横的比较,香港地铁既不是最早,更不是最大。全世界第一条地下铁路于一八六三年在伦敦投入运营,距今已经一百六十一年。一九二七年通车的日本银座浅草至上野段地铁是亚洲第一条地铁。我国第一条地铁是一九六九年建成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一九七一年一月开始封闭试运,后从北京站延长到西郊苹果园共十七个站,比香港地铁早八年,不过,北京地铁正式营运则要等到一九八一年,反而比香港晚了两年。内地第二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也在北方,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天津地铁正式投入运营。上海直到一九九三年五月才开通第一条地铁线,不过后来居上,现在上海拥有二十条地铁线共五百零八座车站,是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铁系统。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内地共有五十多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

不过,香港地铁也有属于自己的“之最”。“站见”展出好几幅旧的宣传海报,其中一幅是关于“列车服务可靠程度”,蓝底画面上有密密麻麻四百零九个一模一样的黄衫公仔,只有一个红衫公仔显得另类,海报说明是“我们在一九九二年所订定的指标是:乘客平均完成四百一十次地铁旅程,只有一次受到延误达五分钟或以上”。港铁企业事务及品牌总监蔡少绵补充说,现在我们的服务可靠标准,已经达到搭四千五百次地铁只有一次延误五分钟以上。换言之,如果你每天都搭一程地铁,十年才会碰上一次延误五分钟或以上。这样的数据恐怕在全世界有地铁的城市很难再找到第二个。安全、可靠、清洁以及服务良好,这些都是四十五年来香港地铁乘客的共同感受,港铁也成为最令港人感到骄傲的本地品牌之一。至于坊间有不少声音批评港铁票价太贵,究竟是否物有所值,则人见人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参观过程大约一个小时,从月台回到地面,最后一个展区介绍港铁未来的发展规划,吴雪花终于揭开第一百个港铁车站的名称,是将于二○二七年落成的“古洞”车站。港铁陪伴港人走过的四十五年,是香港经济腾飞、回归祖国实践“一国两制”的辉煌岁月,期待港铁的下一个四十五年,能够见证香港乃至大湾区一起再创辉煌。

离开“站见”,我想起曾经在某一本书上看过的一句话:“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装满过去,驶向未来”。“站见”,就是这样的博物馆。不过,我感到有些意犹未尽。同去参观的一名资深媒体人说,如果能扩建成一座香港交通博物馆,打造另一个文化景点,不仅市民喜欢,而且可以吸引游客。我很赞成他的意见,不知道港铁和特区政府会不会认真考虑这个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